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8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3篇 |
农学 | 87篇 |
基础科学 | 97篇 |
51篇 | |
综合类 | 547篇 |
农作物 | 61篇 |
水产渔业 | 136篇 |
畜牧兽医 | 396篇 |
园艺 | 97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烤烟香气成分及评吸品质的影响,探索出合理的氮钾配比,为提高卷烟工业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低氮(45 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中氮高钾处理有利于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低钾高氮处理有利于酸性香气物质的形成;高氮高钾处理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中氮中钾和中氮高钾处理的评吸总分最高,低氮低钾和低氮中钾处理的总分最低。【结论】综合烟叶产量、评吸品质、香气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等评测参数,中氮高钾处理最优,低氮低钾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42.
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苏氨酸和脯氨酸及控制区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6只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苏氨酸和脯氨酸tRNA基因及部分控制区的717 bp序列,得到17个序列单元型。与港海豹相比,所有辽东湾斑海豹17个单元型在控制区序列中都有2处缺失,是区分港海豹和斑海豹的种间分子标记。与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m tDNA相同片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辽东湾斑海豹的线粒体控制区DNA的单元型比例相对较少,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辽东湾斑海豹m tDNA的16296位点即苏氨酸tRNA基因序列的最后一位有1个C碱基的插入,16607位点存在T/C转换,这两个变异位点是鉴别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的重要分子标记。初步表明,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斑海豹是属于不同的地理种群,或者辽东湾斑海豹同这两个海区斑海豹未发生基因交流或者雌性个体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43.
44.
根据2010年11月东海29站位所采集108个样品偏光镜检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共发现26种今生颗石藻,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和粗壮环翼球(Algirosphaera robusta)等.水体中今生颗石藻丰度为0-76.562个/mL,平均值为18.641个/mL;颗石粒丰度0-4506.47个/mL,平均值为613.44个/mL,今生颗石藻在表层和底层均呈斑块状分布,海盆区站位丰度较近岸站位下降明显,但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多;颗石球丰度最大值站位发生在硅藻水华站位.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断面进行分析:PN断面、沿岸流断面和黑潮断面.比较显示,PN断面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赫氏艾密里藻具有最高丰度的颗石粒和颗石球.沿岸流断面颗石粒/颗石球、黑潮断面中颗石粒(除底层外),自表至底随水深增加有轻微增加趋势,黑潮断面颗石球丰度高值区集中于25-80 m之间.结合历史环境资料,分析得出东海调查期水体混合、泥沙再悬浮以及硝酸盐浓度是控制今生颗石藻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特异分布的主要因子;今生颗石藻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活策略,其空间分布特征随取样季节和海区不同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肥单效益与交互作用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寻求最佳配比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低氮(45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产量、产值结果结合QBASCE程序进行优化寻优.[结果]氮、钾肥均能增加烤烟的产量,但氮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需要适量的氮和较高水平的钾,才有利于烟叶产值的提高.最高产量方案施肥量为:112.5kg/haN、360 kg/ha K2O,烟叶产量52185.95 kg/ha.最高产值方案施肥量为:108 kg/haN、360kg/ha K2O,烟叶产值为23394.15 元/ha.[结论]建立的氮钾用量对烟叶产量、产值影响的回归模型可为相近类型土壤种植烟叶参考.最佳方案施肥量为108kg/haN、360kg/haK2O.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配比对烤烟香气成分及评吸品质的影响,探索出合理的氮钾配比,为提高卷烟工业可用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低氮(45 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结果]中氮高钾处理有利于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低钾高氮处理有利于酸性香气物质的形成;高氮高钾处理能促进饱和脂肪酸的形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中氮中钾和中氮高钾处理的评吸总分最高,低氮低钾和低氮中钾处理的总分最低.[结论]综合烟叶产量、评吸品质、香气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等评测参数,中氮高钾处理最优,低氮低钾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47.
黄海黄杆菌YS-9412-130低温碱性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海黄杆菌YS-9412-130具有稳定的分泌低温碱性蛋白酶的能力。将其染色体DNA用Sau3AⅠ部分酶切后,低熔点琼脂糖回收2-10Kb的DNA片段,用Klenow大片段酶半补齐,与用SalⅠ酶切且半补齐的质粒pUC19连续后,转化E.Coli.JM109,构建基因文库。且酪蛋白平板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活性筛选方法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一株产海洋低温碱性酶的阳性克隆(命名为pHH1)。序列测定分析表明,此重组质粒包含有长度为768bp低温碱性蛋白酶基因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和上游基因调控序列。此片段编码由256个氨基酸组成的酶,计算分子量为83000Dal。通过Southern杂交证实了此片段来自于黄海黄杆菌YS-9412-130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48.
49.
50.
对2007年5月东海产卵场及其邻近海域32个采样站位的蓝藻及其网样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3属90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以硅藻为主,甲藻在群落中也较显著,由于气象和水文因素的影响,蓝藻在个别站位成为优势群体.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和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细胞丰度以硅藻为优势,其平面分布主要由硅藻和甲藻所刻画,浮游植物高值区在调查区西北部海域,硅藻高值区与浮游植物的高值区相一致,甲藻高值区主要在调查区中部偏北海域和东部外海海域.浮游植物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在调查区东部和南部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在调查区中部和东部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