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篇 |
农学 | 34篇 |
基础科学 | 22篇 |
31篇 | |
综合类 | 211篇 |
农作物 | 28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134篇 |
园艺 | 25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研究的依据及目的河南省卢氏县是全国优质烟生产基地,全县19个乡镇中有12个乡镇为烟叶生活最适宜区。栽植烟叶效益显著,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理想项目。官坡镇是烟叶生产适宜区域之一,但由于耕地少,人均耕地不足6分,烟粮争地矛盾十分突出,阻碍了烟叶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色季拉山两种典型林分枯落物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不同层次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水率均大于箭竹林;两种典型林分不同层次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差异明显,高山松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率分别为106.54%和156.93%;箭竹林半分解层为89.08%,未分解层为232.22%,为半分解层的2.6倍。在整个实验周期枯落物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在明显的函数关系P=a(t)、P=a?e-b(t),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明显的函数关系:Q=aln(t) +b。 相似文献
104.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寄生在小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上。2013年早春新乡县平均气温较高,麦田灌水面积较大,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比往年较重,在朗公庙镇、翟坡镇等地田间调查,病田率达到59%,因此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病情防治的上通下达,最大限度地减轻纹枯病对小麦的危害。1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向内侧发展为害到茎部。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部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05.
制粉对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迁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小麦为材料,通过筛理、水洗、制粉等加工工艺处理后,对小麦中的DON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了DON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情况及小麦加工对其中DON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小麦中的DON主要分布在皮层,虽然小麦粉中DON含量有随染病程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就总体而言,小麦粉中DON含量明显低于全麦粉;2筛理和水洗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粉中DON的含量。筛理对于降低小麦粉中毒素的作用较明显,水洗对于降低麸皮中DON含量的作用较明显;3由于心粉和皮粉之间,粗麸和细麸之间的DON含量差异微小,因此,提高加工精度或控制出粉率对进一步降低小麦粉中DON含量的作用不大;4当小麦的DON含量在1.56mg/kg以下时,经筛理、水洗、制粉加工后的含量有较大可能性达到限量值1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06.
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研究半夏适宜采收期,为半夏生产提供服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从8月1日到9月30日,每15天采收一期,共5个不同采收时期,以半夏块茎鲜产量、大中小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半夏块茎鲜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以9月1日采收块茎鲜产量最高,为1.51kg/m2;总块茎数量最多,为1440.3粒/0.5m2;中块茎率56.1%;总生物碱含量0.0303%。因此,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07.
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质量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究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量、品质及土壤残留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分别应用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稀释液浸种和拌种处理甘蔗种苗,甘蔗生长前期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喷施与沟施。结果表明:氨基酸复合微肥能够促进甘蔗的生长,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甘蔗出苗率与分蘖率显著高于对照。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喷施与沟施较对照分别增产甘蔗19.3%和8.5%,产糖量分别提高14.9%和10.6%。此外,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土壤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的供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为解决东西垄向栽培的遮光问题,在辽宁北票地区以南北栽培为对照,研究东西大垄丛栽、大垄双行、大垄单行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冠层环境、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环境方面,大垄丛栽的冠层光环境最佳,其中大垄丛栽的群体水平方向透光性最好,垄间的辐射量要优于大垄双行和大垄单行。大垄丛栽的冠层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高于南北栽培,冠层空气相对湿度低于南北栽培。大垄丛栽的产量达到了475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相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大垄丛栽的单产比南北栽培高了12.93%。品质方面,4种栽培方式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维生素C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大垄丛栽的栽培方式在光环境、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栽培方式。由此可见,行距95 cm的东西大垄丛栽的栽培方式可以在高纬度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9.
选择我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具有典型风蚀、水蚀交互侵蚀特点的内蒙古乌兰察布荒漠草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实地调查、遥感解译和野外动态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荒漠草原风水交互侵蚀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因子是影响风水两相侵蚀的主要因子之一,其中风速和降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人为因子也是区域风水交互侵蚀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压力、滥垦滥牧及旅游践踏等因子,对区域风水交互侵蚀的发展具有直接的诱导和加剧作用。因此,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是使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吉林省某高扬程调水泵站进行了CFD数值计算.在网格无关性检查的基础上,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单泵运行、2台泵和3台泵同时运行的不同工况进行计算.从水力损失、流线图、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些工况的水力损失和内部流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边机组在吸水罐内没有正对喇叭管的旋涡,对应的吸水管内流线较为光顺,未发生“S”型扭曲.对于单泵或多泵组合运行,边机组和边机组组合运行时的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最高,比中间机组和中间机组组合运行时的分别平均高1.8%,5.602°.因此,装备封闭式吸水罐的泵站,中间机组的流态较边机组恶劣,而边机组的流态反而较好.这一结论与常规开敞式泵站恰好相反.针对这类泵站,若需要单泵或者是2台泵运行时,建议优先考虑1台边机组或2台边机组组合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