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9篇
  35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生活水平提升背景下,人们的饮食结构更为丰富,肉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市场消费份额逐年上涨,肉鹅养殖前景广阔.本文对肉鹅快速饲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肉鹅饲养前的准备要点,成长期间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措施,提高肉鹅成活率,实现肉鹅的快速饲养,缩短上市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2.
瑞士科学家利用一种新方法,成功制造出了硼硅酸盐玻璃纳米颗粒,由于耐热,这些粒子在微流系统中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应用示范相结合,研究了3种天然植物素等材料包膜缓释肥和2种高分子材料包膜控释肥对冬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相等氮磷钾施用量条件下,缓释肥1号的增产效应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平均较常规分次施肥增产15.6%;而且,缓释肥1号处理还显著提高或趋于提高冬瓜的干物率、维生素C和可溶糖等质量指标。3个示范结果表明,缓释肥1号与常规分次施肥比较,平均增产7.61%,分别减少氮磷钾养分用量6.73%,71.1%和46.0%,降低用肥成本40.0%。  相似文献   
124.
饲料中添加 0 1 %、0 2 %、0 4%的 β -葡聚糖A型 (简称 0 1 %A、0 2 %A、0 4%A ,下同 )和 0 2 %的β -葡聚糖B型 (简称 0 2 %B ,下同 ) ,投喂南美白对虾 30d。测定虾的体重、体长、存活率及饲料系数。结果表明 ,添加0 4%A极显著地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以及降低饲料系数 (P <0 0 1 ) ,添加不同水平的 β -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体长无显著影响 (P >0 0 5) ,添加 0 2 %A、0 2 %B和 0 4%A ,虾的存活率有显著提高 (P <0 0 5)。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究温度对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幼体发育及成体繁殖性能的影响,将刚孵化的日本沼虾溞状幼体分别置于21 ℃、26 ℃和31 ℃的恒温水体中连续培养90d,观察其发育和成体繁殖性能。结果显示:日本沼虾个体发育速度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加快,21 ℃、26 ℃和31 ℃溞状幼体完全变态成仔虾所需时间分别为(54.7 ± 1.5)d、(24.0 ± 1.0) d和(19.3 ± 0.6) d;实验水温不影响日本沼虾溞状幼体的成活率,但影响溞状幼体变态成仔虾的成活率,21 ℃组溞状幼体变态成仔虾的存活率显著低于26 ℃组和31 ℃组(P<0.05);温度影响日本沼虾的性腺发育,在90 d的试验期内,21 ℃组未出现抱卵个体,31℃组最早出现性成熟个体,首次抱卵时间为(55.7 ± 5.5) d,比26 ℃组提前了约17 d。雌虾首次抱卵量在26 ℃组显著高于31 ℃组,但相对繁殖力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26 ℃组日本沼虾体长和体重均最大,且显著高于21 ℃组(P<0.05)。本研究表明,温度影响日本沼虾的生长与发育,但不改变其相对繁殖力;高温促进性成熟个体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126.
分析了白桦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主要用途,经过生产实践探索,从种子采集、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白桦育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7.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坡岗地新植糖蔗氮、磷、钾养分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对坡岗地新植糖蔗产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三要素中任何一种养分缺乏或供应不足均引起较严重减产。每公斤氮、磷、钾养分可生产商品蔗91.2~194.6、58.4~167.0kg和75.7~93.3kg,氮素吸收利用率为28.0%。回归分析表明,坡岗地新植糖蔗适宜氮、磷、钾养分比例为1∶0.35~0.4∶0.75~1.00,在砖红壤砂壤土上每667m2氮、磷、钾养分适宜用量分别为25~35、9~13kg和20~27kg;在砖红壤壤土上氮、磷、钾养分适宜用量分别为16~20、5~7kg和15~20kg。  相似文献   
128.
不同种类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3种控释肥料及2种缓释肥料在水稻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进口控释肥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养分利用率最高;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改善水稻后期的生育性状,增加产量,提高养分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与普通肥料相比,缓/控释肥料处理增加水稻产量1.7%~19.0%,增加稻秆产量2.2%~23.6%,与对照相比氮、磷(除CRF3处理)、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13.6%~55.7%、7.2%~18.1%和4.8%~52.5%。  相似文献   
129.
应用现代堆肥技术实现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并以其产品(精制有机肥)为载体,运用循环经济的方法构建柑桔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资源节约型施肥模式,把传统的依赖化肥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节约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研究旱坡地柑桔园施用精制有机肥的效益评价。结果表明,与100%化肥处理(CK)相比,80%化肥+20%有机肥(T1)、60%化肥+40%有机肥(T2)、100%有机肥(T3)处理沙糖桔产量分别增产11.1%~18.4%、13.0%~19.9%和10.2%~18.2%,有机-肥配施化肥(T1、T2)处理、T3处理的沙糖桔果实维生素C含量连续3年平均提高23.4 mg/kg;可溶糖含量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从经济和环境效益来考察,T1处理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55020元/hm2),T2处理和CK处理次之,T3处理最低。产投比为T1>CK>T2>T3处理。  相似文献   
130.
硒对水稻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硒对水稻生长、碳氮代谢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根及大米中硒的含量,硒对水稻株高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秸秆鲜重以及籽粒产量;施硒能提高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对光合速率具有提升作用,增强了水稻对光合碳的同化能力,从而提升了植株根及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施硒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及根中谷氨酸脱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以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了水稻对氮素的同化代谢能力;硒对碳氮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影响不大,但是在显著提高水稻叶片氮含量的基础上降低了中间代谢产物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说明硒促进了碳氮代谢中间产物游离氨基酸向大分子有机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试验结果说明,硒对产量的提升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碳氮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