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虎杖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速虎杖提取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不同基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处理措施对虎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疏松且保水的圃地表土有利于虎杖组培苗的移栽,且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达93 %,高生长量6.98cm,平均叶片增量4.86片;在温室大棚内间歇喷雾的移栽成活率要高于室外圃地,成活率达96.25 %,而苗木的生长,室外圃地要好于温室大棚;组培苗移栽后履盖薄膜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成活率达95 %,消毒与否对虎杖组培苗移栽成活没有太大的影响。虎杖组培苗的移栽在水分多,空气湿度大的地方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2.
泡桐主干与树冠生长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74株10年生泡桐主干与树冠生长相关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主干与树冠生长的数学模型,经实例分析检验表明,培养10年生主干高6.0m,胸径30.62cm的泡桐树需要8.16m和7.60m的冠幅和冠高,泡酮的合理干冠比值为0.79,该模型切合生产实际,为泡桐高干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3.
试验旨在研究饮用磁化水对羔羊生长、消化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12只20日龄、平均体重(5.57±0.36)kg的断奶小尾寒羊公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在自由采食相同日粮条件下,试验组饮用磁化水,对照组饮用普通水。在95~110(试验前期)和215~230日龄(试验后期)分别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并在240日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磁化水组羔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钙、磷的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5%(P>0.05)、15.2%(P>0.05)、14.4%(P<0.05)、13.5%(P<0.05)、66.3%(P<0.05)、52.3%(P>0.05)、16.4%(P<0.05)和1.3%(P>0.05);在试验后期,分别提高15.3%(P>0.05)、9.0%(P<0.05)、8.8%(P<0.05)、7.7%(P<0.05)、20.6%(P<0.05)、33.5%(P<0.05)、9.8%(P<0.05)和14.5%(P<0.05)。在20~240日龄期间,磁化水组羔羊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0.8%(P<0.01)。磁化水组羔羊的屠宰活体重、胴体重、胴体净肉率、胴体瘦肉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0.8%(P<0.01)、52.3%(P<0.01)、8.8%(P<0.01)和66.2%(P<0.01)。综上所述,饮用磁化水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羔羊日粮表观消化率和日增重,改善羔羊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44.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筛选了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雨量、降雨日数及日平均日照等6个气候参数,应用欧氏距离的数学模型,评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适生区上海与中国其它17个气候大区相应地点的30年(1961~1990年)的气候相似程度。采用农业气候相似等级标准法,划分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适生区、次适生区和非适生区,绘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5.
燕麦属3种进境检疫性杂草传入中国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PRA准则,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来计算燕麦属3种进境检疫性杂草(细茎野燕麦、不实野燕麦及法国野燕麦)的风险程度,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燕麦属3种进境检疫性杂草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对其传入中国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燕麦属3种进境检疫性杂草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分别为2.47、2.63和2.51,均属于高风险的外来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相关风险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6.
玫烟色拟青霉孢子粉与8种常用农药相容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普力克、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4种农药与玫烟色拟青霉的相容性较好,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孢子的萌发率均在75%以上;随着培养液中三唑酮、百菌清和阿维菌素浓度的增加,玫烟色拟青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下降.在第10 d,农药与玫烟色拟青霉的3种混合物中高效氯氰菊酯对3龄小菜蛾、啶虫脒对3龄蚜虫和吡虫啉对2龄烟粉虱的致死率分别为90.43%、92.34%和93.72%,但阿维菌素与玫烟色拟青霉的混合物对3龄小菜蛾的致死率仅为64.24%,与单独使用玫烟色拟青霉的致死率87.35%相比差异显著.因此,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3种农药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可与玫烟色拟青霉混合使用.在使用玫烟色拟青霉3 d后喷施普力克和百菌清对2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没有影响,但喷施杀毒矾与三唑酮对2龄烟粉虱的致死率分别为39.37%和43.31%.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I215L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从ASFV数据库(The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Database,ASFVdb)下载29个不同ASFV毒株的pI215L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不同毒株pI215L基因的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预测pI215L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线性表位及三维空间位置。[结果]不同ASFV毒株的pI215L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pI215L蛋白性质不稳定,亲水性较高,二级结构主要含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无规卷曲4种形式,含有1个E2泛素化结合酶结构域;共有16处肽段是潜在的线性表位;使用SWISSMODEL对pI215L蛋白的三级结构完成同源建模,在PDB数据库中与6NYO.1 (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 R2和ubiquitin)的同源性达46.06%;再使用PyMOL软件对pI215L蛋白进行构象表位预测,准确定位预测的表位三维空间位置在模型中的分布。[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解析pI21...  相似文献   
148.
张吉  张鹏  黄振 《农业工程》2017,7(5):79-82
近年来,病毒越来越多地被视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尽管已经采取了减少细菌污染的措施,食源性病毒感染在世界各地仍时有发生。对常见的食源性病毒、危害、传播方式以及近年来国际上对于其防控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9.
以芙蓉菊为试材,采用沙壤土、细河沙、蛭石+珍珠岩(2∶1)、草炭土+珍珠岩(2∶1)、细河沙+珍珠岩(2∶1)、沙壤土+珍珠岩(2∶1)、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1)等7种基质,选用IBA、ABT-2生根粉2种外源激素,激素处理的浓度梯度为200、400、800mg·L~(-1),处理的时间梯度为10、15、30s,研究了不同基质与不同外源激素及浸泡时间对芙蓉菊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以期优化芙蓉菊扦插技术。结果表明: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1)是芙蓉菊扦插最理想的基质,扦插成活率为95%;沙壤土+珍珠岩(2∶1)则有利于芙蓉菊幼苗生长健壮,壮苗率为67.5%;IBA、ABT-2对芙蓉菊的扦插生根均有促进作用,而以浓度400mg·L~(-1) ABT-2生根剂处理插穗30s,其插穗成活率、壮苗率最高,分别为97.5%、78.8%;800mg·L~(-1) IBA处理插穗10s,也能有效促进插穗生根,其插穗成活率、壮苗率分别为72.5%、53.0%。确定芙蓉菊扦插育苗最优组合为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1)为基质,用400mg·L~(-1) ABT-2生根剂处理插穗30s。  相似文献   
150.
南美斑潜蝇在中国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对南美斑潜蝇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24,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从而提出了2条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并进行效率和影响分析,以期使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