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思良 《广西植保》2001,14(4):14-16
在农业生产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 ,我区常见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水灾、旱灾、冷害、风雹灾 4大类。2 0 0 1年由于受来自南太平洋 3号台风“榴连”及 4号台风“尤特”的影响 ,广西 7月上旬普降大雨 ,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致使农作物受害面积超过 4万 hm2 ,其中绝收面积超过 1 .33万hm2 ,损失惨重。本文主要对涝灾后农作物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 ,并介绍涝灾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措施。1 植物病害的发生特点  植物病害可粗分为生理性病害与侵染性 (传染性 )病害两大类 ,前者的致病因素包括缺肥、营养元素过量、重金属或药…  相似文献   
22.
研究内生假单胞菌JD204对14个不同小麦品种分蘖数、株高、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内生假单胞菌JD204处理后可提高小麦幼苗的分蘖数,郑麦9023品种分蘖数增加最多,比对照提高了34.15%;有12个品种小麦的株高和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11.73%和13.81%;10个品种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7.64%和16.17%;11个品种小麦的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10.74%和20.79%,9个品种的胞间CO_2浓度(C_i)平均减少11.68%;12个品种小麦的光化学效率(Φ_(PSⅡ))比对照均有所提高,矮抗吨产王增幅最大,为24.20%;11个品种小麦的F_v/F_o和F_v/F_m值与对照相比分别平均增加了19.47%和5.04%。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5%咪鲜胺水乳剂对香蕉冠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药剂对香蕉冠腐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90=31.7199mg/L,EC50=1.3651mg/L。采后防治试验表明:蕉果采后用25%咪鲜胺水乳剂有效浓度为500mg/kg浸渍处理,贮藏后18d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效达到89.4%。  相似文献   
24.
在薯蓣发病块茎组织中分离到真菌菌株HSQM2005,经柯赫氏法则验证该菌为薯蓣致病菌。对菌株HSQM2005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序列分析,并结合其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将该菌鉴定为Penicillium sclerotigenum Yamamoto。该菌生长温度范围10~31℃,最适温度22~28℃;在pH 2~12均能生长,最适pH为5~8。  相似文献   
25.
以广西浦北县椎林下野生红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 ,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进行菌丝萌发试验 ,获得了红菇组织分离纯培养菌丝体。比较了几种不同成分培养基的分离效果 ,并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经 3代母种扩转 ,在Ⅰ号、Ⅴ号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6.
防治芒果炭疽病药剂筛选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防治芒果炭疽病药剂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芒果炭疽病药剂筛选叶片测定法。此法与果实采后药剂处理法以及抑菌圈法相比较 ,证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便、取材容易、不受季节限制的优点 ,适于大规模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7.
芒果小穴壳蒂腐病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广西桂香芒果病果中分离出了芒果蒂腐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对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在100%RH下,3小时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9小时后达到最高;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区是25 ̄34℃,最适生长ph在3.5 ̄5.5之间。室内药剂测试表明,25%施保克乳油对该菌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8.
冬瓜疫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瓜疫病是冬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疫霉菌引起,在雨水充足和温度适合条件下,该病菌的潜育期短,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且用药单一,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探讨防治冬瓜疫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该文从抗病品种、农业措施、嫁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当前冬瓜疫病的防治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介绍一种将常规方法改进成为一种适用于分离存放时间过久的细条病样本的新方法。[方法]用注射器渗压法将病害标本的研磨液接种水稻叶片形成新鲜病斑后,再按改进的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该新方法分离纯化可直接得到单菌落。[结论]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分离存放时间过长的水稻细菌性斑条病菌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初步探讨了外源环腺苷酸(cAMP)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AG-1 IA)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源cAMP能显著抑制该病原菌的径向生长,在终浓度达到10 mmoL/L时产生的强烈抑制作用还导致了菌丝的扭曲和产生大量非正常分枝,菌核形成的时间也被推迟。该结果证明了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对外源cAMP的敏感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原菌相关的生长因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