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7篇
  12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青海湖芨芨草干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温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干草原目前退化严重,但对土壤温湿特征的驱动机理仍不清楚。利用2011年连续观测资料分析环青海湖区域的芨芨草干草原原生植被和典型退化区域的0 cm、5 cm、10 cm、20 cm、40 cm和80 cm土壤温度和5 cm、10 cm、20 cm、40 cm和80 cm土壤容积含水量。结果表明:植被退化直接导致0 cm和5 cm表层土壤温度日极大值显著升高了39.04%和13.91%,温度日极小值显著降低,温度日较差升高;而10 cm以下温度日特征无显著响应。原生植被区0 cm逐日土壤温度在植物生长季(5-9月)极显著降低,非生长季5 cm和10 cm则略高。芨芨草植被改变了土壤年均温度垂向扩散特征。植被退化间接导致土壤5 cm土壤容积含水量升高了35.20%,10 cm无差别,20 cm以下显著降低,同时降低了系统土壤含水量的时间稳定性。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芨芨草干草原土壤温湿特征对植被退化的综合响应主要表现在7-8月。  相似文献   
102.
抗蒸腾剂应用于赣南脐橙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抗蒸腾剂1个月内能明显降低赣南脐橙叶片的蒸腾速率;施用1周内能明显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施用1个月后又会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施用抗蒸腾剂对果实大小及品质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稻田生态系统是 N2O 的重要排放源,本研究旨在探讨氮素形态和光照对水稻根际、叶际 N2O 排放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试验采用水培方法,在小型光控培养箱内进行,供试作物为水稻。将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严格分隔在试验装置内室和外室,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根、叶界面排放的 N2O 量。首先进行了弱光 (8:00~18:00, 4000 Lux;18:00~22:00, 0 Lux) 和供氮量一致条件下 (N 90 mg/L),NO3–-N、NH4NO3 和 NH4+-N 3 种氮素形态对水稻根、叶界面 N2O 排放的影响的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光照条件下 [弱光 (8:00~18:00, 4000 Lux; 18:00~22:00, 0 Lux)、强光 (8:00~18:00, 8000 Lux; 18:00~22:00, 0 Lux) 和自然光]不同氮素形态对水稻根、叶界面 N2O 排放的影响的试验。 【结果】 1) 相同供氮水平、弱光条件下,NO3–-N、NH4NO3、NH4+-N 处理的水稻分蘖期叶际及根际 N2O 排放速率分别为 6.37、5.03、0.46 μg/(pot·h) 和 16.30、15.71、1.31 μg/(pot·h),开花结实期及成熟衰老期亦获得相似的结果。NO3–-N、NH4NO3 处理水稻根际、叶际 N2O 排放量显著高于 NH4+-N ( P < 0.05)。 2) 弱光照条件下,NO3–-N、NH4NO3 和 NH4+-N 处理的水稻开花结实期叶际 N2O 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 10.47、3.70、0.26 μg/(pot·h),强光照条件下分别为 20.83、10.82、2.08 μg/(pot·h),两种光照条件下 3 种氮源处理之间 N2O 平均排放速率差异显著,自然光照条件下 NO3–-N 与 NH4NO3 处理间水稻叶际 N2O 排放差异不显著。 3) 在弱光条件下,NO3–-N、NH4NO3 和 NH4+-N 处理的水稻根际 N2O 排放速率分别为 27.76、5.19、0.30 μg/(pot·h),强光条件下分别为 32.83、16.41、1.27 μg/(pot·h),自然光条件下分别为 16.49、20.21、1.74 μg/(pot·h)。NH4NO3 处理水稻根际 N2O 排放随光照增强而增加,自然光条件下 NO3–-N 与 NH4NO3 处理间水稻根际 N2O 排放差异不显著,但弱光条件下差异显著; 4) 叶际 N2O 排放速率 ( Y) 与根际 N2O 排放速率 ( X) 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Y = 1.963 + 0.444 X ( R2 = 0.661, P < 0.01)。 【结论】 不论光照条件强弱,供应 NO3–-N 均显著提高水稻根、叶界面的 N2O-N 排放,NH4NO3 次之。光照越强,排放就越明显。叶际 N2O 排放可以反映出根际的排放,因此,水稻施肥应尽量选用铵态氮肥,避免使用硝态氮以及含有硝态氮的肥料。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毛竹天然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生长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空间利用比较合理,群体结构相对稳定,其中8竹1杉1阔混交林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较适中,分别为1 970株/hm2和10.8 cm,平均冠幅、竹冠空间分布容积和竹冠水平分布面积以及竹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等因子均大于纯竹林,分别为纯竹林的111.7%、118.5%和130.5%以及111.4%、111.4%;7竹3杉+阔混交林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次之,分别为1 542.2株/hm2和10.1 cm,平均冠幅、竹冠空间分布容积和竹冠水平分布面积均大于纯竹林,分别为纯竹林的114.7%、107.8%和100.0%,叶面积指数与纯竹林相差甚小,竹林生长良好,体现了冠幅与胸径、林分密度之间的密切相关规律。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各种树冠水平分布面积均大于纯竹林的树冠水平分布面积,其中4竹4松1杉1阔混交林的树冠水平分布面积最大,为6 861.2 m2/hm2,是纯竹林的17.48倍,对光利用率较高,生产的物质较多。  相似文献   
105.
越橘幼苗对铅、镉胁迫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越橘"圣云"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越橘不同器官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铅处理下,越橘根系中铅的含量大于茎和叶,当铅质量分数<60 mg/kg时,茎中铅的含量大于叶片,而当铅处理浓度高于此值时,则叶片中铅的含量大于茎;在镉处理下,越橘不同器官中镉含量排列顺序为根>茎>叶;越橘茎部和叶片对镉的富集能力大于其对铅的富集能力;2种重金属处理的幼苗生物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重金属铅、镉浓度的升高,植株生物量指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同浓度处理条件下,铅胁迫对应的幼苗下降幅度大于镉。  相似文献   
106.
林丽  张永强 《森林工程》2009,25(6):60-63
为减少无控交叉口的停车延误,提高通行效率,根据Petri模型的基本原理,分析2/2相交的主路优先通行交叉口车辆运行过程HSPN模型,提出基于HSPN模型的交叉口延误公式,最后利用TSIS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依据HSPN中的输入和输出关联映射,利用间隙接受理论与车头时距M3分布模型,计算两向停车条件下的无控交叉口次路车流停车延误。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系统组织结构和动态行为,对运行过程建模,有利于分析无控交叉口的停车让行冲突规律。  相似文献   
107.
为评价典型表面活性剂对大型海洋底栖动物的风险,采用静水毒性试验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NP)两种典型表面活化剂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体质量为0.15 g±0.05 g)分别进行单一的急性毒性试验,SDS试验浓度设为0、5.00、6.47、8.38、10.81、14.00 mg/L,NP试验浓度设为0、500、594、708、841、1000μg/L。结果表明:SDS对幼参72、96 h的LC_(50)分别为10.927、9.834 mg/L,而NP对幼参72、96 h的LC_(50)分别为1.12、0.80 mg/L;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幼参的安全浓度(SC)则分别为0.983 mg/L(SDS)和0.08 mg/L(NP);SDS的毒性效应主要体现在刺激幼参排脏吐肠,而NP的毒性效应则主要体现在引起体壁严重化皮。研究表明,SDS和NP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刺参幼参均存在较高的毒性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预测和养殖水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先前的研究均发现,多酚类小分子能够抑制低浓度的蛋白质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或者是切断、改造淀粉样纤维。我们首次发现,在高浓度淀粉样纤维条件下,多酚类小分子化合物能够通过疏水作用、π-π共轭作用、氢键作用吸附到球蛋白淀粉样纤维的表面,驱动处于液晶态的纳米纤维超分子自组装,在空间形成饱含水分的三维立体网状多层次结构,即水凝胶。并且,这种相互作用不依赖于对蛋白质的特殊选择性。这种水凝胶中的淀粉样纤维通过自身的物理结构特性(电位、疏水性、构象等),诱导食源性致病菌凝聚,进而破坏其细胞结构,实现广谱的抗菌作用。同时,对正常人体细胞没有影响,所以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分异性发生机理,采用盆栽垂穗披碱草和青海冷地早熟禾等高寒草地植物,通过遮阴和增温等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分析,结果表明:遮阴组和增温的对照组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具有蓄积分异性,高寒草地植物体内矿物元素营养的蓄积增加是草地植物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可能是生物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的机理。[方法]通过盆栽高寒草地植物青海冷地早熟禾,在干旱和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下,分析试验样品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变化。[结果]干旱和水胁迫影响下,盆栽青海冷地早熟禾中多种矿物元素营养都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且Cu、Mn、Ni、P等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种矿物元素营养在盆栽青海冷地早熟禾积累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的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