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10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81.
我国杂交水稻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1/4人口赖以生存的主食,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作物配合力、遗传力定义,论述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研究概况,并对水稻配合力、遗传力相关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82.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Ⅱ优航1号进行秧苗4叶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移栽期、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对Ⅱ优航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建立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多效唑浓度、移栽期、密度、施N量。并经微机模拟,其高产栽培[措施是:多效唑浓度为718.7~783.1mg/kg,移栽期为7月10—12日,每公顷插25.52~26.78万丛,施纯N 166.8~176.5kg、K2O 122.4~134.1kg。  相似文献   
283.
2013年9月24日,受农业部委托,福建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到尤溪县兰华村,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级后备良种“两优616”进行测产验收,百亩示范方加权平均产量801.0kg/667m^2,达到超级稻品种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284.
特优航2号在诏安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航2号在福建诏安西潭乡军寮村作早稻示范10.53hm2。田间表现为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较抗病虫。其高产栽培技术有:适时播种育壮秧,浅水促分蘖,下足基肥,够苗烤田,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285.
水稻倒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水稻倒伏的类型及成因、影响倒伏的因子以及防止倒伏的措施,并提出了解决水稻株高、生物产量与抗倒伏之间矛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86.
对杂交香稻Ⅱ优15在闽北地区作双晚和中稻种植的特性、产量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Ⅱ优15为大穗型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优良、耐肥抗倒、丰产性好、熟期适中、米质较优、抗稻瘟病;高产栽培应以插短龄秧、保蘖、足穗、提高穗重为主攻方向,以培育适龄多蘖壮秧,插足苗数,促前、稳中、健后的肥水运筹,加强螟虫防治为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87.
杂交水稻恢复系南恢536是南平市农科所利用强恢复系明恢86与优质恢复系多恢43杂交,育成的在产量、品质和落粒性等方面较明恢86有所改善的籼型恢复系,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南恢536配组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Ⅱ优536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88.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Ⅱ优航1号进行秧苗4叶期喷施多效唑浓度、移栽期、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5项农艺措施进行研究。对Ⅱ优航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各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数对产量作用最大,每穗粒数、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建立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多效唑浓度、移栽期、密度、施N量。并经微机模拟,其高产栽培[措施是:多效唑浓度为718.7~783.1mg/kg,移栽期为7月10—12日,每公顷插25.52~26.78万丛,施纯N166.8~176.5kg、KO122.4~134.1kg。  相似文献   
289.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促芽促苗氮肥,可显著增强头季稻的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干物质在叶片、茎鞘的积累,成熟收割时有较大份额的干物质残留于稻桩;增加再生分蘖成穗数和单蘖叶面积,从而显著增强再生稻的光合生产量;增加稻桩、叶片干物质的转运量.因此,显著增加了再生分蘖的干物质积累量.再生稻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净积累量、再生稻的库容量及稻谷产量均与促芽促苗氮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41.3 kg·hm-2.  相似文献   
290.
高产、抗病香型杂交水稻Ⅱ优15的选育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中间材料7539作香味供体,根据制定的育种目标定向选择,选育出香稻恢复系大粒香-15,用其与Ⅱ-32A配组育成香型杂交稻Ⅱ优15. 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较优、米饭清香、抗稻瘟病、再生能力强及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