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4篇
  83篇
综合类   427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91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不同月份降雨量对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月份降雨量对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于2011、2012和2013年调查山东烟台、陕西白水、河南三门峡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病率,记录不同月份降雨量,通过统计分析不同月份降雨量对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苹果黑点病发病率不同,2011年>2012年>2013年。3个地区苹果黑点病的平均发病率由东向西依次降低,具体表现为山东烟台>河南三门峡>陕西白水。1、4、5、7月的降雨量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成负相关,但是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而其他月份降雨量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成正相关,其中9月降雨量极显著地影响了苹果黑点病的发生,Pearson相关系数达0.861(P<0.01)。8月和9月平均降雨量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0.862(P<0.01)。1、7、10月降雨强度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成负相关,但是相关性均为不显著(P>0.05);而其他月份的降雨强度均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成正相关,特别是6、8、9月这3个月降雨强度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的Pearson相关性均为显著(P<0.01)。其中8、9月平均降雨强度对苹果黑点病发病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0.907(P<0.01)。以上结果表明,8、9月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与苹果黑点病发病率密切正相关,由此推断8、9月是防治苹果黑点病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72.
脂肪酸甲基酯制备及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溶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同定化酶催化大豆油合成脂肪酸甲基酯,与市售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基酯含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脂肪酸甲基酯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脂肪酸甲基酯溶解多环芳烃的性能.结果表明:脂肪酸甲基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20%的固定化酶,醇油摩尔比3:1,分3次加入,摇床转速160r·min-1,反应体系温度38℃,反应时间48h;在上述条件下,甲酯转化率大于95%.制得的脂肪酸甲基酯总量与市售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基酯含量相当.脂肪酸甲基酯对典型多环芳烃的溶解阈值大于250mg·L-1,可直接溶解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上述结果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3.
新型竹材阻燃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木材阻燃剂的研究成果和目前阻燃剂的发展趋势,针对竹材特性,研究新型竹材阻燃剂合成工艺。在常温常压下,低浓度的阻燃剂处理竹材,可达到国标难燃B1级。  相似文献   
974.
瓦筒毒饵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毒饵站投饵量、布放密度和布放位置的对比试验.对瓦筒毒饵站的布放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农区布放瓦筒毒饵站时,通常每隔10 m左右放置1个,每个毒饵站放100 g毒饵,但在害鼠的主要栖息地及其附近设置毒饵站时,离栖息地越近,投饵量应越多,布放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975.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年生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年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通过定位监测和取样分析,研究了马尾松林下栽植阔叶树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并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中,林木各组分氮含量表现为叶>枝>根>皮>干;混交林各土层的氮含量普遍高于纯林,尤其是表层土壤(0~20 cm);混交林生态系统氮的平均总储量为11 431.00kg /(hm2·a),年平均存留量为51.24 kg/(hm2·a),年平均归还量为56.79 kg/(hm2·a),分别是纯林的1.15、1.93和2.65倍;混交林林木对氮元素的利用系数为0.143~0.238,循环系数为0.451~0.585,周转时间为7.17~15.52年,而纯林中的数值分别为0.133、0.447和16.83年。因此,将现有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可以提高林木对氮的利用率和周转速率。   相似文献   
976.
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小麦主产区每年发生危害的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繁缕、野苕子、香附子、三棱草、藜、小蓟、麦瓶草、田旋花、苍耳、打碗花等。  相似文献   
977.
黄军 《河北农业》2004,(10):23-23
肉鸽肉质柔嫩,营养丰富,鸽肉的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维生素的含量也高于其他畜禽肉,具有较好的滋补功效。饲养肉鸽是广大农村的一条致富门路。但肉鸽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生以下七种病,应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978.
RAPD技术具有快捷,灵敏度高,容易检测等优点,在生命科学各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RAPD技术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如构建分子遗传图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定位、遗传指纹作图。  相似文献   
979.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C,N,P归还量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亚热带森林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在12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中开展4种水平的模拟氮沉降试验,分N0(对照),N1,N2,N3等4种处理,氮沉降量分别为0,60,120,240kg·hm-2a-1。模拟氮沉降2年后,4种不同氮沉降水平杉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1008.83,1164.10,1147.30和976.47kg·hm-2,表明低中氮处理(N1,N2)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森林凋落物量,而高氮处理(N3)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叶凋落物中C,N元素含量随氮沉降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C/N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经不同氮沉降处理后,凋落物C元素的归还量分别为474.70,544.07,538.55和474.02kg·hm-2,N元素的归还量分别为7.21,8.56,9.03和9.04kg·hm-2,P元素的归还量分别为1.17,1.24,1.32和1.09kg·hm-2,说明与N0处理相比,氮沉降显著提高N元素的归还量,而N1,N2处理提高C,P元素归还量,N3处理对C归还量影响不明显,但降低P的归还量。  相似文献   
980.
精确提取梯田对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评价非常必要,建立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提取技术流程可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以甘肃省天水市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坚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无人机影像数据,基于尺度参数评估工具以影像的纹理特征为输入层,确定最优分割尺度参数;选用光谱特征和可见光植被指数为分类特征,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梯田进行提取。结果表明:(1)以局部方差变化率101作为多尺度分割的尺度参数时,梯田边界明显,光谱、纹理和形状特征对于描绘梯田边界具有巨大的潜力;(2)采用可见光植被指数植被颜色指数(CIVE)、超绿指数(EXG)、超绿超红差分指数(EXGR)、绿蓝比值指数(GBRI)、绿红比值指数(GRRI)、归一化蓝绿差异指数(NGBDI)、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Woebbecke指数(WI)分别作为梯田提取的分类特征,其中,EXG植被指数精度最高,梯田提取精度为72.60%,并提出一种基于最邻近分类器以综合指数(CIVE、WI、EXG、EXGR)为分类特征,建立分类阈值的梯田提取方法,梯田提取精度为91.20%,相较于以单植被指数的分类方法精度提高18.60%。研究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