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1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15篇
  84篇
综合类   432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295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明确生物质炭等改良剂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南方红壤旱地改良剂的合理施用及评价不同改良剂对旱地红壤肥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江西旱地红壤进行室内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CK、Ca(过氧化钙,1.72 g/kg)、C(生物质炭,21.46 g/kg)、C+Ca(过氧化钙,1.72 g/kg;生物质炭,21.46 g/kg),利用磷脂脂肪酸方法(PLFA),研究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量和组成以及土壤酶活性、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红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土壤提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增加蔗糖酶(INV)、淀粉酶(AMY)及脲酶(URE)活性,特别是配施(C+Ca)显著提高土壤活性碳含量及酶活性。PLFA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总PLFAs量的大小顺序为:C+CaCCaCK;各处理土壤细菌的相对丰度最大,大约占微生物总含量的80%,放线菌次之,大约占微生物总含量的13%~15%,而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较低。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增加了革兰氏阴性菌(GN)/革兰氏阳性菌(GP)值,尤以C+Ca处理增加幅度最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计算主成分的综合得分,配施(C+Ca)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MBC、DOC和土壤INV酶活性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主要因子。因此,施用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能够明显提高旱地红壤微生物生物量,改变红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激发红壤酶活性,且配施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32.
<正>由于呼吸系统与外界直接相通,呼吸时能将有害气体、烟尘、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等肺内,当营养不良、过劳和感冒,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时,可能会引起猪的呼吸道疾病。因此,在养猪生产中,防控好呼吸道疾病是十分必要的。1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因素1.1环境因素1.1.1灰尘。能携带病原微生物进入呼吸道内,覆盖在呼吸道表面,使呼吸  相似文献   
233.
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韶关翁源县的东南部,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历史标本的基础上,对本区进行全面踏查、标本采集并鉴定,从而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3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32种,隶属于62属24科,裸子植物6种,隶属于4属4科,被子植物1198种,隶属于588属148科;本区的表征科主要以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主。植物区系地理组成复杂,主要以热带、亚热带为主,且热带、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明显。从中国特有种的分布情况来看,该地区与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南部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南岭山脉植物区系的一致性与整体性;珍稀濒危植物共计48种;植被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类型多样,建议将园洞、青山口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列为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234.
为探讨CD4+、CD8+ T淋巴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在流产发生机制中的意义,研究中药单体成分川楝素诱导小鼠流产的作用及机理,本试验给妊娠5 d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川楝素溶液,对照组以等量的蒸馏水代替,于妊娠9 d处死.在给药后发现随着注射川楝素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流产率逐渐上升,CD4+、CD8+ T淋...  相似文献   
235.
试验设不同培养基、不同温度、不同pH值3种处理,研究其对T-黄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对生料袋栽T-黄平菇的出菇时间及产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T-黄平菇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为适宜;在26℃~28℃条件下菌丝生长最佳;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 ~8。袋栽结果表明,T-黄平菇耐高温、出菇早、子实体形美色艳,是较好的高温型平菇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36.
黄军 《中国果菜》2001,(2):20-20
看外观。除氨水和液氨外,其余均为固体结晶或颗粒状,氮化肥中,除石灰氮是黑色外,其他品种一般为白色。磷化肥中,普遍为灰色或深灰色,钾化肥中,一般为白色。 闻气味。氮肥除氨水、液氨、碳酸氢铵等特殊的氨臭味,石灰氮有类似电石气味之外,其他化肥品种一般无特殊气味。 灼烧试验。取少许样品置于铁片上,用铁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其熔融情况,氯化铝和碳酸氢铵不熔融直接升华和分解;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硝酸钠熔融成液状或半液状;磷肥、钾肥、石灰氮不熔融仍为固体。 查溶解度。全溶解的化肥除石灰氮外,钾肥和氮肥均…  相似文献   
237.
一种多功能全电子电能表的原理和检定江苏省南通供电局管建明,保春生,赵大同ZMB210T系列全电子多功能电能表,是由瑞士兰地斯基公司(L&G)生产的90年代先进产品,作为电能测量的核心部分采用了霍尔乘法器传感技术,系统具有脉动控制接收器或者实时钟在内的...  相似文献   
238.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植被覆盖变化与径流输沙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主要的多沙粗沙区,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此。为揭示近1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恢复过程及其对河龙区间径流输沙的影响,该文基于GIMMS和SPOT VGT两种遥感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81—200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研究发现:①1981—2003年河龙区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位于其西北部地势平坦的沙地草滩区植被NDVI上升趋势显著,而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山地森林区的植被NDVI呈下降趋势。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1999—2007年河龙区间植被NDVI在降水偏低的背景下,仍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植被覆盖恢复同势强劲。植被NDVI上升最显著区域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即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中下游以及延河中下游地区。从前后两个时期对比看,后期NDVI较前期提高10%以上和20%以上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72.5%和36.4%。③1950—2007年河龙区间产流量、产沙量呈减少趋势,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减少趋势非常明显。与1950—1969年相比,1980—2007年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少了34.8×10.8 m3和6.4×10.8 t,占前期的49.4% 和64.9%。④河龙区间植被NDVI与产流量、产沙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这种同步波动关系发生扭转,表现为植被NDVI上升,产流量、产沙量下降。虽然降水偏少是河龙区间产流、产沙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植被恢复可能加剧了该趋势。   相似文献   
239.
杂多县防灾基地“四配套“建设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多县自1990年实施防灾基地"四配套"建设以来,截止2000年底共建成定居点、围栏草场、牲畜暖棚、人工种草"四配套"建设户2600户,占全县牧户总数的45%,经对定居点、暖棚、围栏、人工种草以及全县畜牧业生产指标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40.
不同种植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种植方式对糜子产量的影响,以抗旱高产糜子品种‘陕糜1号’为材料,常规等行距条播为对照(CK),研究等行距穴播(CX)、宽窄行条播(KT)和宽窄行穴播(KX)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糜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顶三叶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糜子抽穗后,不同种植方式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随植株衰老下降的趋势;叶片、叶鞘和茎秆干物质积累呈单峰变化趋势,在抽穗后14d达到最大值;籽粒随着生育期推进呈"S"型增长趋势;顶三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在抽穗14d后总体呈下降趋势。CX、KT和KX 3种种植方式的干物质积累量、顶三叶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CK;KX、KT 2种种植方式下的产量显著高于CX、CK,但CX与CK的产量差异不明显。综合分析显示,因地制宜选择宽窄行种植方式是糜子增产增效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