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模拟冻融循环对黑土黏化层孔隙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以及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扫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孔隙数目、平均面积、成圆率3个指标的量化与分析,研究了冻融循环对黏化层土壤孔隙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探明该区土壤侵蚀机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原状土和填充土的孔隙数目和面积,均在循环3次时达到最低值,冻融循环对≥5 mm孔隙影响较为明显。相对原状土而言,前期含水量对黏化层填充土柱孔隙特征的影响较小。黏化层结构对模拟冻融循环的响应特征印证了季节性冻融循环对黑土区黏化层可蚀性的影响,进而诱发土壤侵蚀、促进沟蚀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32.
以河北省小五台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对林木生长因子和草本多样性指数的调查、计算和分析,对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草本植物多样性以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坡度与树高、胸径、第一活枝高(枝下高)和冠幅呈显著负相关性,而海拔、坡位和坡形与林木生长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2)从相关系数和相关性强度综合分析,林木生长因子对草本多样性影响程度为:郁闭度枝下高胸径树高冠幅;(3)在海拔1 400~2 000 m范围,随海拔高度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较为平稳的变化趋势,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则表现出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4)海拔、坡形、坡度对华北落叶松林下草本多样性变化影响程度较小,而坡位与草本植物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达到显著负相关水平,表明坡位对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33.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液体发酵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适合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的液体发酵培养使用条件,试验测定了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4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OD600值。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TSB培养基、100 mL/250 mL的装液量和0.004%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浓度,培养24小时时菌体生长OD600值达到最大,同时产生大量的酸,pH值降至最低。当OD600值小于1时,测得的副猪嗜血杆菌活菌数和OD600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OD600值越大,偏离的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34.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自场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集约化养鸡场在主要传染病得到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鸡群重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引起普遍重视,国内不少省份和地区都报道该病[1][2][3]。本病在肉鸡和蛋鸡群中,发病率均很高,不少肉鸡场几乎每批发生。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在...  相似文献   
35.
猪大肠杆菌病,如仔猪的黄、白痢、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传染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病疫情发生后,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尽管疫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36.
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多年来我国采用免疫接种为主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猪瘟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大规模的流行暴发已少见,但是由于疫苗质量不够稳定,免疫程序不合理,缺乏免疫监测,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以及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猪瘟仍然是危害我国猪群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的免疫防控成为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对猪群的猪瘟抗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猪瘟疫苗的免疫状况,对防控该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大肠杆菌(E.coli O15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该菌无侵袭力,也不产生肠毒素,但能产生一种毒力甚强的细胞毒素,引起盲肠、阑尾和升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还可进入血液。并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引起血栓  相似文献   
38.
气管环组织培养的一种简易方法探讨杨小燕,甘孟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气管环组织培养(TOC)作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一个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TOC不仅可用于IBV的分离、毒力测定,还可用于IBV的血清分型 ̄[...  相似文献   
39.
相同免疫程序在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和阴性场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猪伪狂犬病常用免疫程序是否在阴性场和阳性场均适宜,分别于猪伪狂犬病阴性场和阳性场选取胎次、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相近的90头仔猪进行试验。两组采用相同的免疫程序,分别于仔猪2、4、6、8、11、13周龄采血检测PRV-gB/gE抗体。结果显示,伪狂犬病阴性场商品猪2、4、6、8周龄PRV-g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0%、60%、40%,经过2次免疫,阴性场商品猪PRV-gB抗体阳性率上升至100%。伪狂犬病阳性场商品猪2、4、6、8、11、13周龄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73.3%、60%、60%、6%、0;PRV-gB抗体阳性率在2、4、6、8周龄均为100%,11周龄下降至60%,13周龄下降至13.3%,与PRV-gE抗体变化趋势一致。由此可知,猪伪狂犬病常用免疫程序在阴性场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0.
为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抗体方法,本研究以H.parasuis外膜蛋白Omp16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H.parasuis的间接ELISA方法。反应条件经优化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 L,血清稀释度为1:80;血清与抗原最佳作用时间为40 min,二抗稀释10 000倍,与一抗孵育30 min;TMB作用时间为30 min。利用该ELISA方法检测H.parasuis、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2型等血清,除H.parasuis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该ELISA方法可检测到最高稀释度为1∶512的阳性血清,敏感性高。重复性试验显示,其批内和批间的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分别在3.62%~8.97%和4.3%~9.50%。该ELISA检测方法与进口ELISA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和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7.8%,90.7%和88.6%。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H.parasuis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免疫评价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