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近年来,利用竹柳造纸和生产重组木等产业发展迅猛,对竹柳木的需求量大增。我国广大的荒漠和盐碱地为竹柳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现行竹柳大规模种植通常采用直接扦插种植或先扦插在苗床后移栽方式。但在荒漠和盐碱地扦插竹柳时,因实施地干旱、蒸腾量大、风沙大、地表温度高、土质差、盐碱重等,会导致扦插难以发根发芽。而在荒漠和盐碱地,采用扦插育苗移栽方式,常常也会存在成活率低、机械化程度低、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介绍竹柳设施育苗与机械移栽一体化种植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在荒漠和盐碱地上的应用,以期为竹柳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荒漠区梭梭幼苗植株冠层光谱特征,建立基于高光谱的幼苗生境土壤氮素含量最佳估测模型,为荒漠区植物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实时监测与精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幼苗及其生境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光谱仪测定幼苗植株冠层光谱反射率,结合室内分析的幼苗生境土壤氮素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幼苗植株冠层光谱与生境土壤氮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生长期内幼苗植株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与土壤氮素含量在403~485、509~538、677~806、1 489~1 616 nm波段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在428、516、751、801、1 534 nm处呈极显著正相关,以751 nm处的相关系数最大,为最强敏感波长。【结论】基于植株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敏感波段建立的反演模型Y=133.186X_(751)+8.803,其决定系数最大,相对误差最小,拟合效果最优,预测精度较高,可作为荒漠区梭梭幼苗生境土壤氮素含量的最优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53.
测定鹰嘴豆Kabuli类型和Desi类型籽粒的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等电点,并用凝胶过滤色谱和SDS—PAGE分析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的组成以及亚基的相对分子量。结果表明:Kabuli类型和Desi类型籽粒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等电点分别是5.4、4.0和5.2、4.0;鹰嘴豆籽粒贮藏蛋白经凝胶过滤色谱出现8个蛋白峰,而SDS—PAGE电泳图谱上都出现13条主要亚基带;鹰嘴豆籽粒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亚基条带分布与大豆相应蛋白亚基条带差异较大;Kabuli类型籽粒球蛋白的亚基数目及其相对分子量与Desi类型非常相似,但两种类型间清蛋白亚基数目及其相对分子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鹰嘴豆籽粒中的异黄酮提取和测定方法的优化,拟建立一套适用于测定鹰嘴豆总异黄酮的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鹰嘴豆总异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0.30g不脱脂豆粉溶于25ml浓度70%的乙醇溶液中,在60℃水浴温度下提取3h;一次提取效率为86.5%,两次合并提取效率可达97.0%;建立的测定方法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为1.14%,平均加标样回收率为99.0%,变异系数(CV)为3.2%。采用三波长测定可有效消除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等特点,适于大批量样品测定以及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及监测。  相似文献   
55.
从大豆叶片中分离到Gm Sbh1基因c DNA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一级、二级结构及互作蛋白等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Gm Sbh1基因c DNA序列的第156~1 293 bp处有一个完整的ORF,编码379个氨基酸;Gm Sbh1具有同源异型盒(homeoboxbox,HB)基因家族典型的KNOX1、KNOX2、ELK和Homeodomain(HD)结构域;检索到18条与Gm Sbh1核酸序列一致性大于80%的序列;Gm SBH1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信号肽,分子量为42.37 k Da,其中丝氨酸(Ser)、天冬氨酸(Asn)和亮氨酸(Leu)分别为占10%、9.8%和8.4%,可能发生磷酸化的位点分别在Ser(13个)、酪氨酸(Tyr)(2个)和苏氨酸(Thr)(1个)上;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Gm SBH1序列存在α-螺旋(占39.31%)、β-转角(占5.28%)、延伸链(占8.44%)和无规则卷曲(占46.97%),不存在跨膜螺旋;蛋白互作预测表明,Gm SBH1与拟南芥中的RPL、BEL1、AT4G32980.1-P、BLH2和BLH3等蛋白的互作程度较高,其中与BEL1共表达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56.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种子劣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uzuyutaka及其全套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体近等位基因系作实验材料,研究评价缺失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对种子劣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所有缺失体类型与正常品种Suzuyutaka一样贮藏始期 都具有高的活力和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都以相似的规律和基本一致的速率丧失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而且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表明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大豆种子劣变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郝小燕  王红玲  刘春  麻浩 《种子》2006,25(2):10-12,16
本研究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ISTA麦醇溶蛋白的标准电泳程序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凝胶浓度由10%增加为16.5%.既提高了分辨率,又使得剥肢容易。同时,凝胶交联度由4%降为3.3%,硫酸亚铁的浓度也有所降低,增加了胶的韧性。凝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量经过多次试验,也进行了定量。由原来的少量定量为70出,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就可进行小麦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小麦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快速鉴定中。  相似文献   
58.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明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是否会对大豆的农艺性状造成影响,对从中国南方10省(市)征集的174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体与非缺失体材料和从国外引种的缺失体近等位基因系农艺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开花期、生育期、株高、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害虫危害种子程度、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都没有明显影响,对大豆资源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频率与生态类型无关,与籽粒颜色、形状和脐色有关。  相似文献   
59.
大豆贮藏蛋白亚基积累进程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PAGE,以5个具有主要贮藏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的大豆品种为材料,探讨蛋白亚基在子叶和胚中积累时间进程以及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同一品种子叶和胚中主要贮藏蛋白亚基构成基本一致,但部分亚基带在两个部位出现时间上存在差异;胚中各亚基积累量与相应时期子叶中对应亚基的积累量相比,除α'亚基积累量略少外,其余亚基积累量都明显相对较低.(2)不同品种间蛋白亚基带出现的时间也存在差异,早的品种其子叶在开花后20d左右即可检测到几乎所有蛋白亚基带,迟的品种到25d左右才能检测到.(3)所用研究材料缺失的蛋白亚基,在发育过程中的胚和子叶中都未出现电泳带.(4)β亚基带在所分析品种的胚和子叶中皆出现.  相似文献   
60.
梭梭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梭梭无菌苗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出丛生芽,获得梭梭再生苗,并对培养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蔗糖 30 g/L+2,4 D 2 mg/L+6 BA 1 mg/L+Gelzan 2 g/L+MgCl21.97 g/L+PVP 0.4 g/L;分化与增殖培养基为MS+蔗糖10 g/L+NAA 3 mg/L+AgNO3 3 mg/L+IBA 2 mg/L+Gelzan 2 g/L+MgCl21.97 g/L+PVP 0.4 g/L;壮苗培养基为MS+蔗糖20 g/L+2,4 D 1.0 mg/L+6 BA 1.0 mg/L+GA3 1.0 mg/L+Gelzan 2 g/L+MgCl21.97 g/L+PVP 0.4 g/L;生根培养基为1/4 MS+蔗糖 10 g/L+IBA 1.5 mg/L+NAA 0.15 mg/L+Gelzan 2 g/L+MgCl21.97 g/L+PVP 0.4 g/L+活性炭 0.5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