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大豆脂肪氧化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浩  官春云 《大豆科学》1999,18(1):62-66
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大豆为人类食用已有悠久历史,Andre和Hou(1932)首先发现大豆蛋白制品产生豆腥味是因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酶促反应的结果,其中关键的酶是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EC1.13.11.12),Theorel等(1947...  相似文献   
42.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与豆制品产生豆腥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全面阐述了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参与形成豆腥味物质的主要途径、豆腥味的主要成份以及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及其缺失体类型在豆制品形成豆腥味中的作用差异,指出了在遗传育种上开展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体材料选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3.
为了发掘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材料,对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4个省(市)211份大豆资源作缺失体种质的筛选以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氧合酶有4种电泳类型:Lox1,Lox2,Lox3a和Lox3b;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豆资源中有丰富的脂肪氧合酶缺失类型,缺失频率为18.48%,其中单一缺失类型较丰富;Lox2,Lox2和Lox3分别受显性基因控制,缺失体则分别受隐性基因控制,控制Lox1和Lox2的基因是紧密连锁遗传的,连锁强度为7.77%,而控制Lox3的基因则是独立遗传的。因此,在无(或少)豆腥味新品种培育和利用上应选育脂肪氧合酶全缺失类型和缺失Lox1,Lox2的类型。  相似文献   
44.
“青酥二号”是采用变异系的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其亲本是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品种“AVR-3”群体中获得的一变异单株,编号为VS9601。经对该变异单系连续8代的定向系统选育,于OP8代根据各单系的株型、荚型、荚色、口感品质、产量和抗逆性等综合性状,决选品系“98-11”。在1999~2000年的品系试验中,该品系较对照“沪宁95-1”迟熟2~3 d,但比对照“沪宁95-1”鲜荚增产达20%以上。在2000~2001年的多点区试中,该品系表现早熟性显著,耐低温、耐弱光性优良,品质好,籽粒大,鲜荚平均产量达600 kg/666.7 m2以上。200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在国内近10个省(市)累计示范面积已达13 333 hm2以上。  相似文献   
45.
甜菜总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TAB法、SDS法、改进CTAB法和改进SDS法提取甜菜总DNA,并对提取得到的DNA进行质量鉴定和PCR扩增效果检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甜菜总DNA OD260/OD280在1.8左右,DNA纯度好,产率高,CTAB法和改进的SDS法产率次之,SDS法最低.同时对改进的CTAB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即用5.0 mL细胞提取液,0.8 mL无水乙醇, 0.6倍体积的异丙醇,可从1.0 g甜菜叶片中提取到高质量高纯度的DNA 764 μg/g.  相似文献   
46.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我国122份大豆品种种子贮藏蛋白组分11S和7S的含量及11S/7S比值。11S在两种球蛋白中所占百分含量为40.67%-72.07%,平均值为60.84%,7S为27.93%~59.33%,平均值为39.16%,两者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11S/7S比值范围为0.69~2.58,平均值为1.61,且与种子的总蛋白量、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7.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11S/7S比值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加工特性密切相关.获得具不同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不同11S/7S比值的种质材料是对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进行遗传育种改良的重要材料基础.本研究利用SDS-PAGE技术,对706份中国大豆种质资源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6份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中7S、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1.00,P<0.01);603份地方品种和103份新育成品种或主栽品种的7S、11S组分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40.00%,20.58%~56.65%,60.00%,43.35%~79.42%和38.21%,30.33%~52.67%,61.79%,47.33%~69.67%;11S/7S比值的平均值和变异幅度分别为1.54,0.77~3.86和1.65,0.90~2.30;筛选获得了63份7S、11S组分或亚基含量变异种质.  相似文献   
48.
‘青酥五号'是以‘AVR-1'为母本、‘VS-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8代自交系统筛选,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4 d,株型直立,有限结荚;鲜荚淡绿色,标准荚长×荚宽为5.33 cm×1.33 cm,每500g标准荚数196个,鲜荚产量9 t/hm~2以上,比对照‘青酥二号'增产27.8%;鲜豆百粒重达77.65 g,白花,灰毛,鲜籽粒易烧煮。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准噶尔东南缘荒漠梭梭幼苗生境区的生态环境因子及幼苗个体生长生理特征,分析幼苗对生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状况,为梭梭天然林的生态保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生境区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对幼苗个体生长生理特征与差异。【结果】(1)生长季生境区A与B的地表光照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月,分别为78 500 lx和82 000 lx,而地表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分别为46.28和47.60℃,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持续降低趋势。(2)土壤表层水分匮乏期为7和8月,其土壤水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1.88%和0~1.72%,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持续升高趋势。(3)生境区A与B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呈递增的变化趋势,而冠幅和梢长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4)在极端干旱的7~8月,幼苗同化枝叶绿素SPAD值分别由18.37和16.05下降到9.27和10.03。【结论】幼苗生境区的生态因子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生长季生境区A与B的地表光照强度、表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状况均有利于梭梭幼苗的生长,但生境区A的幼苗生长状况要优于生境区B。  相似文献   
50.
哈密大南湖二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新疆哈密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哈密矿区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参照国家标准对土壤理化进行分析测定。哈密矿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21.13 g·kg~(-1),在营养物质含量分级中为中级,总盐含量处在3.98~37.14 g·kg~(-1)的范围内,平均值9.72 g·kg~(-1),全氮含量在0.12 g·kg~(-1),碱解氮含量在30.99 mg·kg~(-1),全磷含量在0.21g·kg~(-1),速效磷含量在1.12 mg·kg~(-1),全钾含量在2.82 g·kg~(-1),速效钾含量在1 079.09 mg·kg~(-1)。该矿区土壤为荒漠土,pH值为8.62,成碱性土壤,其中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Cl~-为主,盐分组成整体为氯化物—硫酸盐。全氮、速效磷、全钾含量极低,碱解氮、全磷含量很低,速效钾含量很高。有机质含量中等但分布不均,总盐含量很高。土壤重金属Cu、Cd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筛选值的标准,未超过管控值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