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针对冀西北地区鹦哥绿豆生产,设置了8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鹦哥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播种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单株荚数、千粒重和产量影响较大。对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影响较小。在当地环境条件下,冀西北地区鹦哥绿豆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13—20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冀西北地区绿豆生产单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以当前常规品种张家口鹦哥绿豆不覆膜种植为对照,研究了覆膜种类对张绿1号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使绿豆产量增加10.6%~28.2%,覆黑膜较白膜增产幅度大;覆膜可增加绿豆千粒重和单株荚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绿豆的商品性;覆膜可明显提高经济收入,张绿1号覆黑膜较常规品种不覆膜种植增收6741元/hm 2。张绿1号覆黑膜将成为生产上主要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唐菖蒲不同播种期对切花质量和种球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市场适期对唐菖蒲切花的需求,为调整高寒区农业结构提供参考,在河北坝上地区进行了唐菖蒲不同播期对切花和繁球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出苗期、花期与积温明显相关;5月份是坝上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最佳种植时期,晚花型唐菖蒲切花生产的极限播期是5月30日;唐菖蒲早花型品种球重对播期的反应不敏感,中花型品种随播期推迟球重近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鹦哥1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抗病资源C0377位母本,蔚县绿豆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组合而成的绿豆新品种,后代主要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鹦哥1号表现为中早熟、综合性状优异,品质优,丰产稳产,抗旱耐密,抗晕疫病、枯萎病,适应性广。2016-2017年参加张家口市区域试验,2016年平均产量为1 816.5 kg·hm-2,较对照增产16.93%,2017年平均产量为1 795.5 kg·hm-2,较对照增产19.97%。  相似文献   
15.
冀北春绿豆种植密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春绿豆生产主要集中在冀北地区,针对主栽品种张绿1号,采用国外引进的扇形密度试验设计,对其种植密度进行优化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其生产潜力,为冀北春绿豆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扇形密度试验设计占地面积小,处理多,重复多,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施肥量对绿豆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播期和施肥量对绿豆产量的影响,可为实际生产中等雨播种以及纠正不合理施肥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在张家口地区,以绿豆品种张绿一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播期对绿豆生育期的影响,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绿豆产量的影响。对绿豆产量与施肥量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氮、磷、钾肥的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绿豆适宜播期为5月6~16日,最晚不能迟于6月15日播种;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绿豆明显增产,氮、磷、钾适宜用量分别为40~45kg/hm2、36~48kg/hm2和63~92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芸豆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本项技术采用全程机械作业,实现了艺机结合、水肥一体;创新研发出一台播种机能同步完成施肥、铺滴灌毛管、覆膜、播种等四项功能;机械中耕锄草、培土与聚水三功效;拖拉机悬挂式打药机辅以无人机二次防控病害;起拔与脱粒分段机械作业。  相似文献   
18.
为给裸燕麦(莜麦)的生产调控决策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以品五(晚熟品种)和坝莜一号(早熟品种)2个裸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时期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根系干重的比值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分为2个阶段:拔节期至开花期的线性增长阶段与开花期至成熟期的缓慢增长阶段。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莜麦的根冠比呈下降趋势。莜麦中期根系干重与地上部总干重呈显著相关,后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蚕豆根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冀北蚕豆主产区,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根瘤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磷钾肥可以促进根瘤的形成;在盛花期,根瘤的数量和干重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N60施氮水平时根瘤的数量(56.0个/株)和干重(0.121g/株)值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6%和49.4%;在成熟期,根瘤数量和干重均随着氮肥的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氮肥抑制根瘤的形成。施用磷钾肥和氮磷钾肥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适量的氮肥与磷钾肥配施可促进蚕豆根、茎、叶、子粒的生长,过多的氮肥则会抑制植株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张家口地区种植的小豆新品种(系),以冀红325为CK1、白红9号为CK2、保红947为CK3,对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站提供的23个小豆新品种(系)的田间鉴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2-080(2 524.60 kg/hm2)、同1133911(2 491.25 kg/hm2)、白红11号 (2 487.91 kg/hm2)和012-25(2 441.22 kg/hm2)较3个对照均增产,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丰产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张家口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