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34篇 |
基础科学 | 9篇 |
10篇 | |
综合类 | 144篇 |
农作物 | 29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35篇 |
园艺 | 8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以期为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粳杂交稻有代表性的品种甬优538、甬优2640、甬优1538、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形成超高产(≥10.50 t·hm-2)和高产(9.75 t·hm-2≤产量10.50 t·hm-2)群体,对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与组成、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速率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与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表现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 000×104颖花/hm2以上)的显著特点,但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降低,差异不显著;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成穗率高(75%),此后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1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580×104m2·d·hm-2以上,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50.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0.0 t·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至成熟期干物重达19.0 t·hm-2左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群体群体生长率较高产群体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群体生长平稳,群体生长率较高产群体小,拔节以后,群体生长率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结论】超高产群体起点质量高,栽后分蘖早生快发,群体生长优势明显,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多。超高产栽培水稻适宜产量构成应以足量穗数与较大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本文利用了ArcGIS10.1等分析软件对第二次土壤普查样品(527个)与2019年采集的792个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35 a邗江区土壤有机质时空演变,结果表明,邗江区2019年土壤有机质均值为28.60 g·kg-1,比1984年增加了32.89%;2019年邗江区土壤有机质主要以Ⅱ(<40~30 g·kg-1)级和Ⅲ(<30~20 g·kg-1)级地为主,占比为89.52%,1984年邗江区土壤有机质主要以Ⅲ级地和Ⅳ(<20~10 g·kg-1)级地为主,占比为84.09%。35 a邗江区土壤有机质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35 a邗江区成土母质的有机质含量也表现为增加的趋势。35 a邗江区土壤有机质增加与化肥投入量和秸秆的还田量存在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土种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分析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研究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素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潮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②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③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④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且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⑤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⑥潮土类4个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48 kg,水稻土类4个土种则为1.69 kg;⑦潮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6.4%,而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1.6%。 相似文献
107.
为生产上制梗丝外观品质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选择洗梗水温、洗梗刮板电机频率、润梗蒸汽压力和蒸梗蒸汽压力4个指标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烟梗预处理关键工艺参数对梗丝明度值、红度值、黄度值和总色差值的影响,分析其与色差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个工艺参数组合处理梗丝明度值、红度值、黄度值和总色差值的变幅分别为41. 99~46. 59、12. 27~13. 21、28. 36~30. 79和56. 96~60. 01,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洗梗水温60℃、洗梗刮板电机频率25 Hz、润梗蒸汽压力0. 4 MPa和蒸梗蒸汽压力0. 3 MPa,该工艺参数组合制梗丝的总色差值最大,颜色最深;经相关分析,4个工艺参数对梗丝色差值的影响较大,其中洗梗刮板电机频率与明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为0. 996),与黄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为1. 000),与红度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为-1. 000),与总色差值呈显著负相关(r为-0. 997);润梗蒸汽压力与明度值呈显著负相关(r为-0. 992),与红度值和总色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为0. 998和0. 995);蒸梗蒸汽压力与红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为0. 998)。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洗梗水温、润梗和蒸梗蒸汽压力,降低洗梗刮板电机频率,可一定程度上增加梗丝的总色差值,使梗丝颜色加深,外观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8.
109.
不同切丝宽度烟丝在干燥过程中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卷烟配方叶组切丝宽度的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系统研究了滚筒干燥前后及不同切丝宽度烟丝干燥后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并通过感官质量评价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1)干燥前后及不同切丝宽度烟丝干燥后的挥发性香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干燥后烟丝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总体含量较干燥前呈降低趋势;对于干燥后烟丝,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挥发性香味物质综合含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2)聚类结果显示:干燥前的烟丝样品与切丝宽度为0.85 mm的干燥后烟丝样品聚为一类;切丝宽度为0.95 mm和1.05 mm的干燥后烟丝样品各自单独聚为一类;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挥发性香味物质综合含量的差异在增大。(3)不同切丝宽度成品卷烟的整体感官品质存在一定差异,且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感官品质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在卷烟加工过程中,切丝宽度对卷烟品质具有较大影响,在设定切丝宽度时,应同时兼顾感官品质和工艺损耗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0.
为科学评价烟丝结构分布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的综合表征方法。根据烟丝结构检测结果,首先计算某个批次若干个样品7个不同尺寸烟丝的重量比例(N_(i(1~7)))并得出7个不同尺寸烟丝的重量比例平均值(M_(1~7)),以M_(1~7)代表该批次烟丝结构的整体情况;然后应用相似性原理将该批次每个样品的7个不同尺寸烟丝转换成相似系数(R_(i(1~7))),统计分析该批次每个样品的相似系数求得稳定性系数(SC_i),用来表征该样品与该批次烟丝结构的相似性或差异程度。同时,通过计算若干个样品稳定性系数的平均值(SC),即可表征某批次或某时段烟丝结构的整体分布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出了"云烟"某三类规格卷烟3个批次成品烟丝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为85.33%~88.04%,3个批次跑条烟丝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为90.18%~91.49%,跑条烟丝结构的稳定性总体高于风力送丝前的成品烟丝。该表征方法对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的评价具有借鉴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卷烟精细化加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