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水温19℃下,将体质量为(22.24±4.68)g的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碱水种)和松花江瓦氏雅罗鱼(淡水种)暂养在42.6cm×28.4cm×29.3cm的循环可控水族箱中,将水的碱度由不添加NaHCO_3的对照组(C_A0)、以5 mmol/d的速度缓慢提升至NaHCO_3碱度30 mmol(C_A30)和50 mmol(C_A50)后维持各碱度22d,观察和比较在不同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肾和肠组织结构的差异及肠内容物pH的变化,以阐明肾和肠组织在瓦氏雅罗鱼耐中、高碱度过程中的作用。显微结构显示,(C_A0)对照组碱水与淡水雅罗鱼的肾脏较为饱满,毛细血管发达,肾小球和肾小管完整;随着碱度升高,两种实验鱼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明显皱缩,其中碱水种在C_A50时收缩程度更为明显。正常条件下,两种雅罗鱼的肠道完整,纹状缘发达,肠粘膜褶皱呈纵向"Z"字形。从前肠到后肠,黏膜褶皱高度逐渐降低,纵肌变薄,环肌变厚,前肠和中肠可见杯状细胞;随着碱度升高,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中肠,碱水种后肠也出现了少量杯状细胞,而淡水种后肠则未见杯状细胞。两种雅罗鱼前肠、中肠、后肠pH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碱水与淡水雅罗鱼在碱度胁迫下肾机能降低,尽管碱水种肠杯状细胞随着碱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未检测到肠内容物pH升高的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尚不支持肠道参与瓦氏雅罗鱼耐碱过程的渗透压调节。  相似文献   
22.
23.
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了青蛤(Cyclina sinensis)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基因的序列信息,利用巢式及荧光定量PCR克隆并分析了Cs IRAK-4基因在青蛤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在鳗弧菌的胁迫下检测了Cs IRAK-4基因在青蛤血淋巴中的时序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s IRAK-4基因的序列全长共2 687 bp,其开放阅读框长1 926 bp,共编码641个氨基酸,Cs IRAK-4基因在青蛤的血淋巴、肝脏、外套膜、闭壳肌、性腺和鳃中均表达,其中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青蛤在鳗弧菌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量在3 h即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该基因所表达的产物是青蛤重要的免疫信号通路蛋白。  相似文献   
24.
【目的】使用CRISPR-Cas9系统在山羊CSN2基因座内含子7上筛选出高效的切割位点.【方法】根据"20N+NGG"原则在CSN2内含子7序列中设计了5个sgRNA靶向位点.分别连接具有sgRNA到和Cas9表达框的PX330-P2A-eGFP载体上,通过脂质体转染到实验室保存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中,PCR扩增转染阳性的细胞基因组CSN2内含子7序列,连接到Pmd19-T载体中,测序比较不同的sgRNA介导切割产生的突变.【结果】使用5个sgRNA均可以在山羊CSN2基因内含子7上造成有效切割,产生碱基删除或者插入突变.实验设计的5个sgRNA介导的CRISPR-Cas9系统效率均在30.7%以上,效率最高的2号位点(sgRNA2)介导的切割效率达到了61.5%.【结论】研究确定了CRISPR-Cas9系统在山羊CSN2基因内含子7内进行高效切割的sgRNA,为之后在该基因位点进行高效的非同源介导基因敲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韬  张增艳  林志珊  陈孝  高珊  辛志勇 《作物学报》2005,31(9):1105-1109
M53 (YAV2/TEZ//Ae.squarrosa 249) 是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的双二倍体合成种,携带一个抗白粉病新基因,暂命名为Pm-M53,该基因对北京地区白粉病优势生理小种15号表现免疫抗性。本研究利用来源于杂交组合M53/宛7107的一个F2群体,在苗期采用白粉病15号小种(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接种,抗病反应型鉴定表明,抗感比例符合3∶1,说明其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对部分F2植株的F3株系的抗病鉴定进一步证明了F2鉴定的可靠性;利用AFLP和SSR标记技术结合F2分离群体对目的基因进行了遗传作图,将目的基因定位在5D染色体的长臂上。其中AFLP标记P16M16-109(Apm109)和P5M16-161(Apm161)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和3.0 cM。SSR标记Xwmc289b、Xgwm583和Xgwm292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0、33.0和24.0 cM。这些标记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利用中国春遗传背景的缺-四体和双端体结合AFLP标记Apm109确证了SSR标记定位的可靠性,进一步证明该基因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  相似文献   
26.
为了确诊临床上发生的具有传染性肺炎特征的肉牛疾病,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理切片观察、实验室病原分离、病原形态观察对该病进行了初步诊断.结果表明:从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具有支原体典型形态特征与菌落特征的病原微生物.说明该病为牛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牛传染性肺炎.  相似文献   
27.
为了提高木材空洞缺陷的红外检测精度,采用空洞模拟手段,以6个含有不同径级的人工孔洞缺陷的色木试样为研究对象,应用人工红外灯和烘干箱法,研究孔径缺陷识别的最佳加热时间和最佳加热温度,探讨热源选择对不同孔径大小的试材检测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试样缺陷孔径的不断减小,最佳加热时间和最佳加热温度都逐渐减少;在一定孔径范围内热像图能较为准确的反映木材缺陷的位置及大小情况;随着试样缺陷孔径的不断减小,检测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分离株M1601株在Thiaucourt肉汤培养基中的生长及繁殖特性。利用活菌计数方法对其在不同培养阶段的生长滴度及pH值进行了测定,并绘制了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传代稳定的M1601在Thiaucourt肉汤培养基中培养6~60h为对数生长期.pH值逐渐下降:培养60~72h进入稳定期.pH值降为6.27.培养72h进入衰亡期。这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培养特性研究和疫苗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以便在生产上更合理地应用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9.
冻结状态下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立木中传播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冬季活立木健康检测和伐后原木内部缺陷无损检测,该文在冻结状态下,研究了应力波在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在室外温度0℃以下,利用FAKOPP Microsecond Timer等仪器测试了应力波在30棵树干通直且无缺陷的长白落叶松活立木中的纵向和径向传播速度。经过软件包SPSS统计分析,得出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为4 238.7和4 210.6 m/s,径向传播速度均值为1 834.5 m/s。同时,利用成对t检验法分析了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及应力波在活立木中纵向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①光照条件对含水率和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有一定的影响,阴面含水率均值比阳面含水率均值低约1.6%,阴面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均值比阳面的高约28.1 m/s。②含水率与应力波纵向传播速度呈显著负相关,阴阳两面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91。含水率每增加1%,阴阳两面应力波的纵向传播速度分别减小25.1和 22.9 m/s。   相似文献   
30.
正1吉林省玉米品种研究吉林省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降水量维持在500mm左右,无霜期在100~160d。九单50是以009为母本,抗病黄早4为父本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01年被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九单50高产的方法主要有:≥10℃积温在2 750℃以上;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其他需注意:在土壤温度10℃的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