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陕西省猕猴桃枝干溃疡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枝干及花腐病上分离的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血清学反应等系统研究表明,病原菌接种温度为15℃左右,伤口入侵,LOPAT试验的+---+,确定陕西省关中地区猕猴桃枝干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为丁香假单脆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与国内其它地区报道的一致.  相似文献   
42.
43.
昭乌达肉羊是内蒙古赤峰市经多年努力培育出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肉用新品种。对昭乌达肉羊羯羊、蒙古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以比较其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昭乌达肉羊和蒙古羯羊屠宰率分别为57.79%和44.32%,净肉率为71.08%和65.75%。昭乌达羯羊的屠宰率和胴体产肉率等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1)。肉品质测定结果,昭乌达肉羊与蒙古羯羊剪切力值差异不显著。昭乌达肉羊的肌肉脂肪含量在3%~4%之间,蛋白质含量高于20%,羊肉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在理想蛋白质指标中均占50%以上,赖氨酸和组氨酸超出了理想蛋白质指标。昭乌达肉羊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5)。2个品种羊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都是以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为主,在2个肉羊品种的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中,昭乌达肉羊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5)。昭乌达肉羊不仅口感良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液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2代公羔24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CON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LO、L、LOM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含油量4%的亚麻油、亚麻籽炒粒、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试验期50d。结果显示:(1)日粮添加亚麻籽、亚麻油微胶囊脂末能够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L、LOM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LO组(P0.05);(2)LOM组背膘厚显著高于CON组及L组(P0.05),但各组间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均能够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显著降低LO及L组(INS)浓度(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及瘦素(LEP)含量虽有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不同形式的亚麻油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但LOM组可显著提高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0.05)。综上所述,亚麻油不同添加形式对血液脂代谢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可提高血清TC、LDL-C及HDL-C含量,降低INS的浓度;直接添加亚麻油将对肉羊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降低ADG及MCP浓度;添加亚麻籽炒粒和亚麻油微胶囊脂末均可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功能,但添加微胶囊脂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5.
自然换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且因个体差异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致使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产蛋的高峰期较晚,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而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休产期缩短至1个月左右,换羽后产蛋整齐,鸡的抗病力增强。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  相似文献   
46.
以绒山羊为试验材料,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了一个年周期内夜间绒山羊血浆中褪黑素的水平。结果发现,对照组一年内夜间血浆中褪黑素水平在7~30pg/mL之间,4月份和8月份血液中褪黑素含量较高,埋植组全年血浆中褪黑素平均为150.77pg/mL,平均高出对照组10.06倍,为进一步研究褪黑素与绒毛周期性生长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硒对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日龄艾维茵仔鸡140只随机等分4个试验组,每组35只鸡.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亚硒酸钠,各组硒的添加水平分别是0.3mg/kg、0.6mg/kg、0.9mg/kg.结果表明:不同加硒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p〈0.01或p〈0.05),添加0.3mg/kg的2组生产性能最佳,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水平的硒添加量对肉仔鸡的免疫功能也有显著影响,2、3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加硒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粗蛋白质代谢、钙、、磷代谢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p〈0.01或p〈0.05),添加0.3mg/kg的2组代谢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48.
松苗立枯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土壤育苗和7种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技术,对引起松苗立枯病的病原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病率为混合土5.1,腐殖质土13.1、表土34.2、消毒土36.8.药效测定结果为硫酸亚铁、硫酸铜对3种菌均起抑制作用.硫酸铜对镰刀菌和丝核菌具有杀死作用,而对交链孢菌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银鹊树溃疡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确定银鹊树溃疡病的病原为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ius)App. etWr.),有性世代未见。病菌菌丝生长适温25~33℃,低于10℃、高于38℃均不能生长,且大孢子的产生量与温度有关;对pH值要求不严,在pH为2~10时均可生长;其菌丝在PDA 和马丁氏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大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多,在银鹊叶煎汁和清水洋菜培养基上生长一般。在利用碳源上以葡萄糖、蔗糖和鼠李糖生长最好,半乳糖、果糖次之,木糖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大孢子萌发以10% 银鹊叶煎汁及2% 葡萄糖液最好(达98% ),6h 达到萌发盛期;小孢子10h为萌发盛期,且在上述两种营养液中的萌发率仅为40.3% 和36.0% 。  相似文献   
50.
基于栽培管理措施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猕猴桃种植区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与猕猴桃枝干溃疡病发病关系的研究发现,栽培管理措施及水平直接影响溃疡病的发生程度,管理精细的果园发病较轻.为有效控制病害,冬季修剪应在落叶后至元月中旬之间进行;冬灌不能晚于11月底,春灌不早于4月;合理施肥,控制春季萌芽的早晚、伤流的多少和树木生长势,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