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小鼠动情周期与超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5只小鼠用两种阴道涂片方法进行动情周期的观察,筛选出最佳涂片方法观察到的具有明显动情周期变化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根据不同生理周期将小鼠分组,分别为发情期(第1组)、发情后期(第2组)及间情期(第3组),而13只未知周期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超排效果。结果表明:(1)用方法2涂片效果最好,方法2较方法1各时期阴道上皮细胞变化明显,对小鼠正常的生理周期影响相对较小,可观察到小鼠正常动情周期的变化规律。(2)不同生理周期小鼠的超排效果,以间情期可用胚百分率和平均每只小鼠获得胚胎数极显著高于发情期、发情后期及未知周期。  相似文献   
142.
以添加抗菌素的mCZB液为对照组,筛选比较了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不同浓度对小鼠2-细胞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并计数所培养的孵化胚胎细胞数目,观察中药有效成分对胚胎细胞数目增殖的作用;通过将体外培养发育的囊胚进行移植,进一步验证其对小鼠胚胎移植效果和产仔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檗碱最佳浓度为0.10μg/mL,120h孵化胚胎发育率和孵化胚胎细胞数目(89.9%,83.7±9.1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0.7%,69.5±7.14)(P<0.01);小檗碱组培养囊胚移植妊娠率(66.7%)和离窝成活率(5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0%,45.2%)(P<0.05),其组间产仔率、初产仔鼠平均体重、离窝小鼠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其结果说明,小檗碱对体外胚胎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对胚胎附植及初生仔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将中药有效成分黄芩苷(Baicalin,Bai)和川芎嗪(Ligustrazine,Lig)添加到小鼠2-细胞胚胎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比较其体外发育能力,并将体外发育的桑椹胚、囊胚进行2种程序常规冷冻.解冻后形态正常的桑椹胚、囊胚分别培养8~14 h、6~8 h,比较各组胚胎的冷冻-解冻发育效果及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和产仔率等.结果各试验组胚胎孵化率,Bai组(80.6%)、Lig组(78.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1.8%)(P<0.01).孵化胚胎细胞计数结果显示, Bai组(81.9±6.2)和Lig组(83.9±7.7)与对照组(77.4±5.6)差异极显著(P<0.01);程序1和2的桑椹胚解冻囊胚发育率,以Bai、Li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囊胚解冻存活率,2个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受体妊娠率、产仔率以及初生仔鼠、离窝仔鼠平均体重、离窝成活率等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中药有效成分各组别均好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中药有效成分Bai和Lig能显著地提高小鼠 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能力,并有利于提高冷冻-解冻后移植胚胎的发育潜力.  相似文献   
144.
以芦笋“达宝利”露白种子为试材,秋水仙素(添加2%DMSO)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作为诱导因子,设计多个梯度的正交实验,研究秋水仙素对芦笋四倍体诱导率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芦笋多倍体诱导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秋水仙素处理组合为0.15%的秋水仙素(添加2%DMSO)处理16h,诱导率高达28.33%;经鉴定发现二倍体芦笋的染色体数目为20条,而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0条;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芦笋植株粗壮、叶片长度和直径增加,气孔细胞密度减少,气孔细胞体积增大,叶绿体数目和叶绿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5.
甜高粱重要种质材料的SRAP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27个SRAP引物组合,对47个重要的甜高粱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相关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产生了可以明确区分所有参试的甜高粱基因型的SRAP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将它们分为在糖产量性状及其他农艺、形态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的3类,其中第I类为具有高Brix和高糖产量的基因型,第Ⅲ类中的大多数基因型则与此相反。所建立的47个甜高粱基因型的SRAP指纹图谱可用于这些基因型的鉴定,同时,所得到遗传相关性与遗传多样性信息为进一步的遗传研究和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6.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NaCl浓度对紫花苜蓿重要品质性状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品种间和NaCl浓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粗纤维含量在品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中苜一号与甘农3号、新疆大叶、爱乐高和沧州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在其它4个品种与关中间无显著差异;粗灰分含量仅在NaCl浓度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NaCl浓度为0.400%时,平均粗灰分含量最高。结论:NaCl浓度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没有影响,对粗灰分含量则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分蘖作为饲用高粱的一项重要农艺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控制,对饲用高粱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究饲用高粱分蘖的遗传机制以及分蘖对饲用高粱的形态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分蘖多的品种‘TS-185’和分蘖少的品种‘忻梁-52’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得到F2代,对分蘖数、茎粗、茎节数以及具有形态差异的性状如主茎和分蘖的叶片数、株高、穗长、穗重、茎秆鲜重进行统计,计算不同性状在主茎和分蘖间的相对差异值,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叶片数、穗长、穗重、茎秆鲜重在主茎和分蘖之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分蘖数、主茎和分蘖株高相对差异、穗长相对差异、穗重相对差异4个性状为两对主基因控制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广义遗传率分别是36.43%、82.71%、63.07%和85.06%,后3个性状能够在后代中稳定遗传,可在育种早代进行选择。茎粗、茎节数、主茎和分蘖叶片数相对差异,茎秆鲜重相对差异在本试验中表现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非主基因控制。本研究对饲用高粱分蘖的遗传效应和分蘖对饲用高粱形态学差异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8.
桂枝  高建明  袁庆华  赵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69-1471,1491
[目的]研究碱胁迫下苜蓿发芽期性状的代表性指标,为苜蓿耐碱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5个代表性的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在不同浓度的碱胁迫下对总鲜重、芽鲜重、根鲜重、总长、芽长、根长、发芽率和发芽势8个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芽率与发芽势的相关性极强;苗长与芽长、根长的相关性较强;苗重与根重的相关性极强;3类指标之间,发芽率(或发芽势)与根重、总重的相关性较强,其他性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NaHCO3胁迫下,选择发芽势、胚根重和苗长作为评价指标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9.
6种杀菌剂对剑麻斑马纹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金雷WG 200倍液和90%疫霜灵WP 1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0%以上;其次是55%敌克松WP 2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防效在85%~90%之间;而50%烯酰吗啉WP 150倍液和64%克菌特WP 1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防效低于5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5%敌克松WP 2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来防治剑麻斑马纹病。  相似文献   
150.
苜蓿褐斑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波  王瑜  袁庆华  高建明 《草地学报》2011,19(4):663-667
选取4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国内外推广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接种试验每个品种筛选苜蓿褐斑病高抗、高感单株各10株,运用ISSR,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标记适用性进行验证,以期筛选准确性高的分子标记,提高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总体病情指数和抗病性成反比,抗病性大小依次为:赛迪>新疆大叶>中苜一号>龙牧801;且筛选到的高抗、高感单株的抗病性与4个品种的总体抗病性基本相符;适用性高的标记有感病标记ISSR22S450、抗病标记SRAPM3E3R169和ISSR20R750,分子标记检测的符合率在75%~85%之间,可用于苜蓿褐斑病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工作。适用性中等的标记有感病标记IS-SR6S640和AFLP38S264,抗病标记AFLP1R206,AFLP16R185和ISSR834R450均在1个品种中显示出差异不显著,仍需在更多品种中验证;适用性差的标记有感病标记ISSR11S750和ISSR22S640,不能作为检测苜蓿褐斑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