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肉种鸡马立克氏病的动态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株的1日龄肉种鸡,定期剖检,进行病理组织学和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为目前复杂的禽肿瘤性疾病混合感染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结果表明,光镜下,感染后1周各组织器官主要为炎性变化或变化不明显;2周时,部分器官发现一种胞体较大,胞浆强嗜碱性,其细胞核只有极少或无详细结构的马立克氏病细胞,大部分组织器官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增生,增生程度日益加重,大脑有血管套现象;7周时,肌胃内动脉首先出现粥样硬化,在10~13周时,大脑等相继出现该变化。电镜下,肝脏肿瘤组织有大小不同的淋巴细胞和马立克氏病病毒,并见淋巴细胞的凋亡和核分裂相。本实验通过动态病理学研究发现,马立克氏病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MD肿瘤产生前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2.
我国水源涵养林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等重要功能,在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从水源涵养林的水文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森林健康评价以及价值评估等4个方面分别对水源涵养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总结了在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在使用定量模型时应根据实际条件来修正,使定量模型本土化,提高对水源涵养林量化的准确性,为水源涵养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赤霉素和蔗糖对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探讨了含赤霉素(GA3)的预处理液和含蔗糖的瓶插液配合使用对唐菖蒲"粉秀"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50 mg/L的GA3预处理液配合3%的蔗糖瓶插液能有效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观赏品质,改善切花的水分平衡,提高其体内的POD活性和SOD活性,并可明显延缓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涡阳县小麦的几种主要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涡阳县小麦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为保障玉米继续增产增收,本文对1999—2018年间中国玉米品种遗传增益和产量提升潜力展开研究。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二十年间国审玉米品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和产量潜力进行分析:20年间中国共通过审定了933个国审玉米品种,平均单产9984.9 kg/hm2,国审品种年遗传产量增益速率185.73 kg/hm2。二十年间,中国玉米平均实际单产为5432.96 kg/hm2,实现了国审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54.41%。国审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单产与实际单产之间回归方程为y=0.3728x+1710.5,当国审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单产每增加1 kg/hm2,全国玉米实际单产增加约0.3728 kg/hm2。  相似文献   
86.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生物逆境,培育抗病品种是玉米病害防控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策略。本研究以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3个熟期组)中724份(次)参试品种的病害鉴定数据进行分析,病害包括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茎腐病、灰斑病和禾谷镰孢穗腐病。结果表明, 5种病害抗性级别以中抗和感病为主,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组的这2个级别分别占总数的82.94%、84.12%和72.46%;中晚熟组抗性强于中熟和中早熟,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组达到中抗(MR)以上的品种分别占总数的50.24%、56.37%和69.33%,其中,达高抗(HR)的分别占4.52%、4.41%和7.84%,达抗(R)的分别占8.73%、10.59%和18.88%;大斑病和灰斑病的抗原较为缺乏,均无高抗品种,中早熟组达到抗(R)以上水平的病害排序从高到低是禾谷镰孢茎腐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和大斑病,中熟组排序是禾谷镰孢穗腐病、禾谷镰孢茎腐病、丝黑穗病、灰斑病和大斑病,中晚熟组排序是禾谷镰孢穗腐病、禾谷镰孢茎腐病、丝黑穗病、大斑病和灰斑病;年际间鉴定结果受气候环境影响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