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茶文化旅游作为茶产业链延伸发展和三产融合的新兴业态,是推动茶产业结构性改革和助推实现茶产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安溪茶庄园旅游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定位模糊和宣传效果较差的现象.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安溪茶庄园游客感知形象、游客文化认同和游客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构,结果发现旅游感知对旅游意向具有显著正...  相似文献   
32.
杨健  马永强  姚笛 《饲料研究》2020,43(4):75-80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低聚糖对乳酸菌体外增殖过程的影响。以不同低聚糖代替葡萄糖作为MRS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体外培养,测定4种乳酸菌不同培养时间的OD_(600nm)、pH值、还原糖含量及24 h培养液中的有机酸生成量。结果表明:4种低聚糖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无显著差异,低聚果糖对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低聚麦芽糖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最好。因此,为充分发挥益生菌的功能应选择合适种类的低聚糖作为益生元添加到饲料中。  相似文献   
33.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阐述一年生、多年生白首乌代谢产物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使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白首乌提取物的化学组成,通过PubChem数据库及文献查找方法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预测成分靶点、获取疾病靶点并通过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及核心靶点,最后对交集靶点进行富集通路分析与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处理。经过筛选发现,白首乌含有25种已认证的生物活性因子,其在多年生白首乌中的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白首乌(活性成分有20种);一年生白首乌中含量显著高于多年生白首乌(活性成分有5种),验证了白首乌主要活性成分中的多糖类、氨基酸类能与潜在作用靶点发生相互作用。最后得出,一年生白首乌中的成分是通过减少细胞色素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来抑制乙醇性肝损伤及相关疾病,多年生白首乌中的成分则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及能量代谢途径来实现保护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34.
以高变性米糠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以米糠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为指标,通过均匀设计分析得出,最佳蒸汽爆破条件为汽爆压力2.2 MPa,时间190 s,含水率10%。通过SEM电镜扫描图像及XRD衍射图分析,经蒸汽爆破预处理米糠表面结构及纤维素结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48.6%。  相似文献   
35.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是从匈牙利品种Jaxana中选择优异的变异单株培育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多点试验中,陇啤1号折合平均产量8 663.89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啤4号和甘啤5号平均增产825.79kg/hm2,增产率达10.54%,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110 d左右,株高70~85 cm,穗长7.7cm左右;穗粒数22粒左右,绝干千粒重43~45 g,绝干蛋白质含量9.7%~11.0%,2.5 mm筛选率在91%以上,浸出物(以干基计)达到81.8%,α-氨基氮为160 mg/100 g,糖化力为355.5 WK,库尔巴哈值为42.4%。具有丰产、抗逆、优质和广适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河西、沿黄、引大灌区和中南部雨养旱作区及北方同类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为克服遥感影像融合中采用的小波变换存在的缺陷,构建了高平衡阶多进制多小波包变换及其影像融合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小波变换方法的优劣特点以及不同小波变换间的关系,阐述了理论上性能更具优势的高平衡阶多进制多小波包变换的理论基础与快速算法;进而构建了基于该变换方法的影像融合方法,最后将该融合方法应用于资源一号等卫星影像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波段的融合试验中,分析论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平衡阶与进制的适量增高能够使基于小波变换的影像融合方法获得更优的融合质量,在采用简单融合规则情况下相对平均光谱误差与全局相对综合误差较传统方法均可降低3%以上,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算法较复杂,但无显著差别。该方法适用于遥感影像融合等领域。  相似文献   
37.
陇西县甘草褐斑病的发生动态及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陇西县首阳镇进行了甘草褐斑病发生动态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甘草褐斑病6月中旬开始发生,至8月上旬株发病率达100%,同时病害进入快速蔓延期;8月中旬病斑逐渐连片并开始大量脱落,病情指数快速增加,至9月上旬大部分田地50%植株叶片全部脱落。供试的6种杀菌剂对甘草褐斑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1次施药后7 d,以20%丙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和5%烯唑醇微乳剂1000倍液防效较好,分别为65.82%、64.41%;第2次施药后14 d,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500倍液和20%丙环唑微乳油2000倍液防效较好,分别为90.73%和85.34%。  相似文献   
38.
以米糠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多糖,并对影响多糖提取率的4个主要因素:超声功率,温度,料液比,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筛选得到最佳的超声辅助提取米糠多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米糠多糖提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超声功率>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为450W,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min,料液比为1∶20,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对米糠中多糖进行提取,得到的多糖提取率为2.73%。  相似文献   
39.
简要介绍了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快速黏度分析(RVA)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在豆类淀粉研究中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可以对豆类淀粉的颗粒表面的形态进行观察,并可以测定淀粉颗粒的直径大小。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在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研究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DSC图谱可以得知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T0)、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快速黏度分析技术分析糊化淀粉的黏度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从RVA图中可以得到成糊温度、出峰时间、最大黏度、破损值、最小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等参数。  相似文献   
40.
以米糠为原料,利用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3种非蛋白酶分步提取米糠蛋白,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淀粉酶最佳提取条件为:淀粉酶添加量为20U/g,液固比8∶1,温度62℃,pH值6.2,提取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质的提取率为56.16%。在利用淀粉酶水解米糠中的淀粉后,添加纤维素酶和植酸酶进一步水解米糠中的纤维素和植酸,以提高米糠蛋白的提取率,其中纤维素酶和植酸酶添加量分别为300,50U/g,在温度55℃,pH值为5.5下继续提取时间为2.5h。经3种非蛋白酶分步提取后,米糠蛋白的提取率达77.41%,蛋白的纯度达68.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