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7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以绿豆为原料,添加不同的稳定剂优化绿豆饮料的稳定性。【方法】以绿豆饮料离心沉淀率为指标,在调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三聚磷酸钠(STPP)、六偏磷酸钠(SHMP)3个单体稳定剂影响绿豆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比。【结果】结果表明,当复合稳定剂CMC-Na、STPP和SHMP的添加量分别为0.02%、0.10%、0.06%时,绿豆饮料的离心沉淀率最小值为9.19%。【结论】降低沉淀率,部分解决绿豆饮料沉淀问题,为绿豆饮料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以脂肪酶活力为考察指标,优化荞麦发酵工艺。【方法】以接种量、培养基和发酵温度三个因素为变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荞麦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YD1酵母的接种量为5%、红糖添加量为1∶3、发酵温度为35℃,荞麦发酵的脂肪酶活力最高,为269.939U/L。荞麦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5.56%±0.8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67.49%±0.73%。【结论】红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对荞麦发酵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自制的藜麦啤酒和市售的苦荞、燕麦、小麦啤酒进行主要呈味物质检测分析及电子感官分析,【方法】通过GC-MS检测其主要呈味物质并在不同品种间对比分析,通过电子舌、电子鼻的辅助,对其风味、香气等指标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不同原料啤酒的风味物质与感官差异。【结果】结果表明:(1)通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54类主要香味物质,不同原料类别啤酒成分构成具有显著差异,化合物种类不同,藜麦啤酒酯类含量24.61%,高于其余3类啤酒,不同类之间区分度较大。(2)通过电子鼻检测,燕麦啤酒香气成分中含有醇、醛、酮、芳香族物质,以及短链的烷烃的数量与种类可能较多;小麦啤酒中硫化物以及可燃性气体物质相似嗅觉成分的含量可能较高。(3)通过电子舌检测,得知燕麦啤酒在4类啤酒中,味觉感受甜味最明显;苦荞啤酒鲜味在4类啤酒中感受最低;燕麦啤酒口感最为丰富,小麦啤酒口感相对最为单调。【结论】通过上述试验可以得知不同种杂粮原料制作出的啤酒在主要呈味物质的种类、含量,以及电子感官检测结果上具有明显差异,原料的选择对于啤酒的各种感官品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豆粕中卵磷脂的工艺条件,考察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溶剂与原料比对大豆卵磷脂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豆粕中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00MPa,保压时间2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5%,溶剂与原料比为40∶1(mL∶g)。在此条件下,大豆卵磷脂的得率为11.33mg/g。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溶剂浸取法提取文冠果油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方法】以提取率为因变量,在无水乙醇、正己烷、环己烷、石油醚、乙醚及二氯甲烷之中选择提取效果最佳的浸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浸取时间、浸取温度三个变量对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选取环己烷为最适合的浸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在液料比为4∶1,浸取时间为3.0 h,浸取温度为70℃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30.02%。【结论】优化溶剂浸取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为文冠果油的工业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