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5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12篇 | |
综合类 | 25篇 |
农作物 | 26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小麦农艺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组成,并筛选适于QTL的性状,以西农817和中国春为亲本,构建F2、F3群体,采用P1、P2、F1、F2、F3五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株高、有效分蘖、小穗数、穗粒数、穗长、穗下节间距、小穗着生密度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同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其中,穗长、穗粒数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株高、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符合一对加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下节间距符合一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有效分蘖符合一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62.
对引进的7个辣椒品种在水泥拱架塑料大棚进行品种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产值亨椒龙腾最高,为67 965.0kg/hm2和149 526.0元/hm2,较其他品种分别增加834.0~7 561.5 kg/hm2和1 834.5~56 328.0元/hm2,增幅1.2%~11.1%;其次为航椒8号,为67 132.5 kg/hm2和147 691.5元/hm2,较其他品种增加1 728.0~6 727.5 kg/hm2,增幅2.6%~10.0%。2品种均适宜在彭阳县水泥拱架大棚早春茬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3.
对5个烤烟品种采用部分双列杂交,得到10个杂交组合,并对组合的叶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的表现、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组合叶产量性状表现出平均优势,属于双亲中间型。组合(1),(4)和(5)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叶产量平均优势表现3种类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亲本品种有NC_(89),SC_(72)。遗传性较稳定的亲本品种是NC_(82)和NC_(89)。叶长、叶宽和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均可在早期选择。叶产量和叶宽的狭义遗传力显著高于叶长,早期选择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64.
65.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 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 T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1、T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 T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658.1 mol/(m2·s), T2、T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 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 CO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 T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448.5 kg/hm2、162865.6 Yuan/hm2,T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338.5 kg/hm2、124888.5 Yuan/hm2。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小麦骨干亲本小偃6号及其衍生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及小偃6号对各代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方法】利用63对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小偃6号及其子1代到子6代的80个衍生品种(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各衍生品种与小偃6号共有位点数占总位点数的百分比表示小偃6号对各世代的遗传贡献。【结果】63对SSR引物在81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目为1~6,平均2.78个;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067 4~0.836 4,平均值为0.480 4;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21~0.931,平均值为0.664,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8处将81份材料分为7类,聚类结果与系谱较吻合;小偃6号对其衍生子1代、子2代、子3代、子4代的平均遗传贡献率为50.32%,47.54%,46.35%,44.83%;在各世代中A、B和D基因组间遗传贡献率整体表现为DAB。【结论】小偃6号与其衍生品种(系)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小偃6号在前4个世代对各世代的遗传贡献率随世代的增加逐渐下降,对衍生品种(系)的D基因组遗传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67.
为了准确评价小麦化学杂交剂SQ-1的生态安全性,以5 kg·hm~(-2)的SQ-1处理过的小麦和对照小麦(等量清水处理)作为食材分别饲喂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连续饲喂11代,并记录第2、第6、第11代蚜虫的生命表数据,同时分别提取第2、第6、第11代处理组和对照组蚜虫的体内总酶液,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净增值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随世代增加呈递减趋势;SQ-1处理组的r_m、λ和R_0仅在第6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2代和第11代与对照无显著差异;SQ-1处理组的T在各世代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处理组的产仔前总时间(TPOP)和寿命随世代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且第2代、第6代和第11代处理组各繁殖参数(TPOP、产仔天数和寿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酶活性检测发现,处理组麦长管蚜CAT活性在第6代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第2代和第11代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其他酶活性在各世代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酶活性随世代增加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SOD活性在处理组呈递减趋势,对照组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OD活性在处理组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照组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CAT活性在处理组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对照组呈递减趋势;AchE活性在处理组和对照组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SOD、POD、CAT和AchE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保护酶系统和解毒代谢途径的协同工作是SQ-1胁迫下确保麦长管蚜各种群参数随世代增加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和维持各繁殖参数不发生差异显著性变化的重要保障。进一步说明,生物自身保护酶系统和解毒代谢途径可以修复一定剂量的化学杂交剂SQ-1对生物造成的胁迫损伤,因此认为小麦化学杂交剂SQ-1具有一定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基础,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相关序列多态性扩增)分子标记检测70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SRAP引物可产生清晰条带,47对引物组合检测出1 144个等位变异,其中具有多态性314个,多态性条带比列为27.5%,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出6.68个多态性等位变异。SRAP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44 5~0.686 3,平均值为0.471 7。黄淮麦区中,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的多样性指数最高(0.584),与其他各省遗传距离最近(0.145),基因交流最多。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多样性指数最低(0.366),与其他各省遗传距离最远(0.250),基因交流最少。聚类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334~0.801,平均值为0.596。供试材料可分为3大类5个亚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聚类结果基本一致,SRAP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遗传多样性检测和群体结构的判断和划分,可高效揭示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揭示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区域分布及恢复材料的1BL/1RS情况,为黏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优良恢复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推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强优势组合的选配能不断得到新的材料保障。【方法】以8个黏类不育系和国内外一批小麦品种(系)为试材,结合分子和细胞学技术,进行1BL/1RS易位系鉴定,并利用中国国内法对其育性恢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在参试的256份材料中,初步鉴定约20%的小麦品种(系)属于1BL/1RS易位系;育性表现半不育、高可育和全可育的品种(系)分别有86.15%、91.67%和100%为非1BL/1RS易位系,表现全不育和高不育的品种(系)中均有40%左右属于1BL/1RS易位系;恢复能力在50%以上的品种(系)在中国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的比例依次为60%、65.85%、68.42%和71.43%。【结论】黏类不育系优良恢复源大都为非1BL/1RS易位系,主要集中在中国春麦区和南方冬麦区。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