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明确狭卵链格孢菌Alternaria augustiovoide菌株AAEC05-3产生的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的作用机制,利用离体试验,研究了TeA对稗草叶片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TeA处理对稗草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脂质过氧化影响不大;用高浓度TeA处理稗草叶片24 h后,稗草叶片细胞膜透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显著增强。TeA浓度为100 μmol/L时,稗草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加28.21%和63.58%;脂氧合酶(Lox)活性增高61.59%,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分别降低19.56%和17.20%,脂肪酸氢过氧化物在叶片中大量积累。表明TeA可以诱导稗草叶片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2.
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呼吸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光条件诱导甜菜 (Beta vulgaris L.)当年抽薹 ,测定了甜菜幼苗在抽薹过程中体内呼吸酶的变化 :抗坏血酶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在低温春化后较高 ,以后随着抽薹、开花的进行活性逐渐降低 ;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反 ,在抽薹前 ,活性较低 ,抽薹后 ,活性逐渐增强。这些酶系统活性的交替变化表明与春化作用相关的甜菜抽薹进程中呼吸代谢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3.
不同施氮水平对甜菜地和休闲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甜菜种植地和休闲地土壤中好气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并对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氮肥能增加土壤中好气性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并显著增加30~60cm土层中亚硝酸细菌数量,对5~10cm、10~30cm和30~60cm土层中的硝酸细菌表现出促进作用。各施氮水平的土壤微生物总数达1×10 ̄8个/g干土以上。其中细菌为主要类群,约占90%以上,其次为放线菌和真菌。在甜菜定苗前和收获期,5~30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顺序为施用N_(120)>N_(180)>N_0,与甜菜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8).  相似文献   
54.
谷维  李彩凤  马凤鸣  王玉波 《核农学报》2012,26(8):1209-1214
对GA3和温光诱导当年抽薹的甜菜与当年抽薹甜菜品种进行研究,探讨当年抽薹过程甜菜中脂肪酸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诱导当年抽薹,还是当年抽薹的品种,在抽薹过程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迅速上升;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由棕榈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决定。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增加。蛋白质氨基酸中Glu、Gly、Ala、Met、Asp、Ser、Thr、Lys、Lue等氨基酸组分变化规律一致,抽薹前至抽薹时先升高,抽薹后又迅速下降,与不抽薹的对照非常接近。抽薹可能与这些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5.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根中Mg^2+-ATP酶活性和产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各生育时期根中Mg2+-ATP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产量、含糖率.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和叶丛繁茂期,Mg2+-ATP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块根增长期直至糖分积累期,Mg2+-ATP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并保持在全生育期最高水平.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各生育时期高糖型品种Mg2+-ATP酶活性较强.根中Mg2+-ATP酶活性与根中可溶性总糖呈正相关,与甜菜根的成熟进程正相关;Mg2+-ATP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对可溶性糖的积累方面,二者的作用刚好相反.高糖型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相应的根中蛋白质含量很低,Mg2+-ATP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56.
呋喃丹降解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呋喃丹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到1株可高效降解呋喃丹的菌株.生物降解表明,5 d内该菌株生物降解农药牢达到94.7%;降解后期培养液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末能检测到原药呋喃丹,检测到有新的化合物生成,而对照培养液中末发现有该类化合物的生成.同时无机盐培养液后期有红色现象生成,可能与呋喃酚开环有关;无细胞提取液加入农药重新培养表明,菌株可通过分泌胞外诱导酶在周质空间内降解农药;经16S rDNA鉴定,初步认为该菌株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  相似文献   
57.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对大豆能够产生自毒作用的外源酚酸物质,设置不同浓度埘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酚酸处理对幼苗SOD的影响与对照相似;高浓度的酚酸处理,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增高-急速增高-急速降低的变化规律.中低浓度酚酸处理后,大豆幼苗CAT活性先升高,达到峰值后,CAT活性开始下降,但高于对照;而在高浓度处理下,CAT活性低于对照.结果显示:外源酚酸可以改变保护酶活性,并且不同浓度处理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8.
大豆与玉米、小麦、高粱根系分泌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豆根系分泌物在大豆连作障碍中的作用,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提取培养28 d的大豆,小麦,玉米,高粱的根系分泌物,运用气质连用仪分离鉴定,找出大豆与其它3种作物根系分泌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用该法鉴定出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77种,小麦97种,玉米84种,高粱80种.4种作物均鉴定出烷烃、醇、酸、酯、苯、酚、萘、酰胺、酮、醛类以及其他类化合物.将4种作物的根系分泌物进行比较,相同成分有丙三醇、2,4-戊二醇、邻苯二甲酸、乙苯、对二甲苯、苯乙烯、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甲基酚和一部分烷烃等.二苯呋喃,芴,3-甲基-4-氧-戊酸,2-亚甲基-丁醛,3-羟摹-丁醛,己醛,9,10-二氢-11,12-乙酰-9,10-桥亚乙基总等是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独有成分,其在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在甜菜不同生育时期同步测定了块根和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菜蔗糖代谢的相关酶对块根的糖积累的影响要高于叶片;甜菜块根和叶片中的合成和分解酶类是协同作用进行糖积累过程,并非哪类酶在单独发挥作用;整个生育期甜菜块根的可溶性总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大于叶片,苗期块根中果糖是块根糖积累的主要产物,叶丛形成期块根中蔗糖是块根糖积累的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60.
豆磺隆对耐性甜菜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已经筛选的耐豆磺隆甜菜品系,研究豆磺隆土壤和茎叶处理对甜菜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豆磺隆施用量为0.5 ga.i..hm-2时对耐性甜菜品系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当土壤中豆磺隆施用量为0.5和1.0ga.i..hm-2时,耐性甜菜品系根系活力降幅较小,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用7.5 ga.i..hm-2豆磺隆茎叶处理3 d后,耐性甜菜品系叶绿素含量开始增加,并且在短时间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叶片鲜重虽然受到一定抑制,但6 d后开始恢复生长,根系则保持持续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