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0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5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71.
2004年全国棉花品种和栽培技术分析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 2 0 0 4年棉花品种、种子以及种子产业化经营与栽培技术现状调查结果 ,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品种的合理布局 ,保护非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安全 ,遏制品种“多乱杂”的技术和措施 ,改进提升栽培技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试验以露地移栽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加拱棚2种增温处理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苗期内,不同的增温处理对叶绿素影响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于稳定的趋势,覆膜和覆膜加拱棚较露地移栽含量低,温度高有利于缓解棉苗的受胁迫程度;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系统调查TM-1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研究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以及对其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耐冷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深入挖掘其耐冷机理,为该种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中棉所35为对照,以人工调查方式对TM-1进行表型鉴定,依据国际校准棉花标准(HVICC)测定纤维品质,同时采用卡那霉素筛选...  相似文献   
74.
温度胁迫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移栽处理为对照,探讨了15 ℃和37 ℃ 2种温度胁迫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成活率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7 ℃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15 ℃和37 ℃,15 ℃条件下棉苗全部萎蔫;27 ℃温度处理的根系活力高于15 ℃和37 ℃温度处理。15 ℃条件下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生育进程而增加,萎蔫后稳定。3种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着生育进程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37 ℃温度处理高于15 ℃和27 ℃温度处理。  相似文献   
75.
杂交棉标杂A2高产栽培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 ,标杂 A2 杂种优势强 ,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 ;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旺盛且协调一致 ,“库”与“源”协同的统一性好 ;消光系数低 ,透光性好 ,群体采光性好 ;苗、蕾期根系伤流量高 ,根系活力强 ;蕾期棉叶内 IAA含量高 ,ABA含量低 ,利于棉花营养生长 ,促进现蕾开花  相似文献   
76.
基于农户的棉花生产和长势信息管理决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140~150个产棉县的棉花生产数字信息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至2009年对各县棉花生产和长势信息的调查和监测,结合各县有关地形和气候等知识库和空间数据库,综合运用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模型(CCPPI)以及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模型(CCGI),构建了基于RIA+WebService技术的农户为基本单位的棉花数字信息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可动态发布棉花生长信息和空间变化信息以及管理决策预案,从而实现对棉花生产的快速监测、评价和高效管理。为我国广大棉区棉花生产和长势信息数字化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7.
中国麦棉两熟种植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麦两熟种植制度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淮海棉区和长江中下游棉区。介绍了麦棉两熟种植制度的发展意义与历史,基本模式,主要技术和理论基础研究等,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棉麦两熟制度需要克服植棉比较效益低和管理繁琐两个突出问题,十分迫切需要科技从简化管理、节本种植、机械化和轻简化等方向上进行创新和推进。  相似文献   
78.
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0、112.5、168.75和225.0 kg·hm-2 4个施氮量,采用通气法和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施肥后棉田氨挥发速率,并计算氨挥发累积损失量和损失率。结果表明:苗期施肥后,各处理的氨挥发累积损失量为2.61~5.77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81%~4.63%,占氨挥发总量的61.51%~67.79%。花铃期施肥后,各处理的氨挥发累积损失量为1.24~3.61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11%~2.70%,占氨挥发总量的32.21%~38.49%。从棉花的整个生育期来看,氨挥发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氨挥发总量为3.85~9.38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46%~3.67%。  相似文献   
79.
河南主推旱稻品种 SSR 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AFD浓度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FD的棉株较矮,节间较短,株型紧凑。根、茎、叶的干物质质量的增长速率随AFD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生殖器官干物质质量的增长速率则随AF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FD施用浓度为1 350 mL·hm-2时,所获得的铃重最大,因此在实践中1 350 mL·hm-2为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