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子姜平畦深播覆膜早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早播高效栽培子姜的目的,在南宁市郊区设起畦浅播露地栽培(CK)、起畦浅播覆膜栽培、平畦深播覆膜栽培3个处理.结果表明,平畦深播覆膜栽培分别比起畦浅播覆膜栽培和平畦浅播露地栽培提早27 d和62 d收获子姜,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00.2 %和199.2 %.  相似文献   
72.
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为花生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以花生品种‘桂花30’和‘桂花771’为材料,采用预培养3天的种子胚小叶、下胚轴、子叶节为外植体,在添加外源激素的MS培养基中使体细胞脱分化形成体细胞胚,再分化成植株。结果表明,在所设定2,4-D浓度(3,5,10,15,20 mg/L)范围内,胚小叶最容易诱导形成体细胞胚,2,4-D的适宜浓度为10 mg/L,经过约30天培养,可产生大量体细胞胚,‘桂花30’和‘桂花771’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55.37%和36.72%。平均每个外植体产胚量分别为5.68个和4.27个。将诱导形成的体细胞胚转接到6-BA浓度由5 mg/L逐渐降低到1.5 mg/L的MS培养基中,体细胞胚萌发再生成无根小苗,正常植株再生率‘桂花30’为32.6%,‘桂花771’为23.5%。将无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可获得完整植株。花生是较难诱导体细胞胚形成的作物之一,筛选合适的基因型、外植体和激素浓度是获得较高体细胞胚发生率和植株再生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3.
M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FLP标记技术对两个栽培种花生DNA进行扩增分析。从160对MFLP引物中筛选出41对多态性条带引物,引物多态率为25.63%;每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带数约23~5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共检测到差异条带59条;其中约有29条表现显性多态,15对表现共显性多态,共显性标记出现频率为34.09%。研究结果表明,MFLP标记在栽培种花生中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和较高的共显性率,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泉花551’系泉州市农科所以‘泉花7号’为母本,‘粤油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途径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经国家南方片区花生区试、长江流域花生区试、福建省花生片区试及辽宁省花生备案试验鉴定,‘泉花551’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国品鉴花生2013014)、福建省品种认定(闽认油2013001)和辽宁省花生备案。  相似文献   
75.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之一,但花生分子标记和功能基因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较落后。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适合自身的花生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为开展花生分子标记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帮助。本研究使用了5种改良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所得DNA的纯度和浓度分别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再利用8种分子标记技术的48条单引物和4对转座子保守区扩增引物对提取获得的花生基因组DNA的质量进行扩增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1)综合花生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数据以及花生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座子保守区的扩增验证结果来看,五种改良CTAB法的DNA提取效果表现依次为:方法一>方法五>方法四>方法三>方法二,其中方法一为最佳首选,方法五和方法四的提取效果也好,但是由于其有利用到强腐蚀性的平衡酚,不安全且不环保,所以不推荐;(2)在花生上建立了8种分子标记技术和4类转座子保守区的扩增体系;(3)克隆获得了花生4类转座子保守区序列。本研究为今后开展花生分子标记研究及转座子的克隆鉴定利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6.
淮山零余子不同贮藏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温干燥、干沙埋藏及室温自然放置三种贮藏方式对淮山零余子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干燥处理的出苗率达100%,干沙埋藏处理的为64.3%,室温放置处理的为58.3%,三种处理间的出苗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对苗期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7.
红薯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油价大幅度飙升,而我国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这给我国能源供应及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愈来愈大的压力.因此,我国必须加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及替代能源力度,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8.
桂花1026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平均主茎高55.7厘米,分枝长59厘米,有效分枝5.9条,叶片大小中等、绿色。平均单株总果数14.1个,饱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广西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品竞争力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栽培品种、产量、种植收益,以及花生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产品品牌建设、加工规模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属于我国南方春秋两熟、油食兼用的花生产区,各地市均有种植,普遍采用轮作或套种等种植方式。根据广西花生种植集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五大产区:桂南花生产区(南宁市和崇左市),桂中花生产区(来宾市和贵港市),桂北花生产区(桂林市),桂东花生产区(贺州市和梧州市),南部沿海花生产区(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2019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21.85万ha,总产量67.20万t,65%用于榨油、25%用于食用、10%作种用。广西花生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效益高,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生产为主,无机械干燥设备,花生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不同年份或种植户间的花生品质差异明显;广西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和烤果类,由于本地生产的花生收购价格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其他省份或从国外进口,无法有效带动广西花生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广西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l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