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介绍2008年春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6对参鉴桑蚕品种(山西点)实验室鉴定成绩,主要从蚕的体质、茧质、丝质方面进行了相关项目的调查,并对调查成绩进行汇总与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2.
秋蚕是继春、夏蚕之后连续饲养的蚕。在饲养过程中气候多变经常会遇到超出蚕的生理适温、适湿范围的现象,并且春、夏蚕遗存在环境中的新鲜病原体又较多,易发生各种蚕病,加之叶质较差,因此秋蚕较难饲养,单张产茧量低、茧质差。只有根据气候特点,采用相适应的桑园管理和养蚕措施,  相似文献   
113.
李媛媛  赵静  张军  韩敏  张文娟 《西北农业学报》2019,28(10):1639-1646
糖的种类和质量分数是影响水果萝卜品质的重要指标。以水果萝卜珍品‘潍县萝卜’为试材,通过3 a的重复试验,系统研究了低温冷库贮藏10个月内,萝卜皮和萝卜肉中可溶性糖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萝卜肉和皮中的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质量分数和甜度值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萝卜肉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质量分数在贮藏1月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刚收获时平均增加80.04%、69.52%和119.87%;萝卜皮中的蔗糖质量分数也在贮藏1月时达到峰值,但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却在贮藏2月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刚收获时平均增加101.73%、102.64%和98.80%。萝卜肉的总糖和甜度值在贮藏6个月内可以保持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贮藏1~2个月时,比刚收获时均显著提高40%以上;萝卜皮的总糖和甜度值分别在贮藏6个月和8个月内维持较高水平,在贮藏2个月时达到峰值。萝卜皮和肉的含水量在贮藏9个月内失水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潍县萝卜在温度为-0.5~1℃、湿度为90%~95%的冷库中贮藏,适宜的贮藏期为6个月,最佳的食用期为贮藏后1~2个月。  相似文献   
114.
高尚  韩敏 《乡村科技》2019,(10):31-31,33
近年来,旅游行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旅游气象服务是确保群众旅游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近年来人们对于旅游气象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高,优质的旅游气象服务可有效提高乡村旅游品质。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分析当下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可有效提高玉溪市乡村旅游气象服务质量,为我国建立完善的旅游气象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贵州省农用地(耕地)的产能核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省不同区域农用地产能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提高贵州省不同区域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根据贵州省农用地(耕地)产能核算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从农用地的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方面对贵州省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农用地可实现单产为理论单产的66.18%,实际单产为可实现单产的47.49%;贵州省农用地理论产能利用强度平均为66.18%,可实现产能的利用强度平均为47.49%;农用地理论产能的利用潜力平均为3335.66kg/hm2,可实现产能的利用潜力平均为3428.2kg/hm2,大部分县(市、区)的可实现利用潜力为2000~5000kg/hm2;贵州省农用地理论产能利用潜力较大的地区有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农用地可实现产能利用潜力较大的地区有铜仁地区、黔东南州、黔南州、遵义市、贵阳市和安顺市。  相似文献   
116.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制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施肥(纯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稻—麦两熟制区稻田杂草的影响,以南京农业大学连续4年固定施肥金坛试验田为材料,于2014年水稻收获前进行了杂草群落调查,研究不同施肥、秸秆还田水稻田间杂草种类、密度、高度和杂草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水稻田共记录杂草16种,分属7科、11属。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多花水苋(Ammannia multiflora)、水苋菜(A.baccifera)、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广泛分布于各试验田块。长期施肥可减少稻田杂草种类及发生密度。其中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在试验设定的各施肥措施下其种类和密度均显著下降,但株高显著增加;禾本科杂草种类、密度和株高几乎不受影响。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穗肥尿素和纯施化肥的田块中,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低、均匀度指数相对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容易使单一优势杂草种类暴发,造成较严重危害;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一次施用的稻田环境中,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杂草群落结构较复杂,群落相对较稳定,且杂草密度较低,对水稻的生长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17.
为探讨驯鹿狂蝇蛆病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关系,采用极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驯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硒(Se)、锌(Zn)及铜(Cu)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病区组血清Se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Zn、Cu含量差异不显著;病区组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病区组血清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区组血清CuZn-S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AT活性差异不显著;病区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病鹿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污水对狐尾藻营养价值的影响,为狐尾藻资源化利用及高效处理畜禽污水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狐尾藻经过预培养后,每筐称取300 g,置于7个不同浓度(稀释10倍、20倍、30倍、40倍、50倍、100倍、200倍)畜禽污水中,每组3个重复,生长20 d后,刈割水上部分,检测其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稀释20倍污水中的狐尾藻的生物量与稀释10倍、40倍、50倍、100倍、200倍中狐尾藻的生物量差异均显著(P0.05),与稀释30倍污水中的狐尾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稀释20倍污水中生长的狐尾藻其粗蛋白(21.65%)、粗脂肪(4.6%)、磷(0.36%)的含量最高,而粗纤维(32.64%)的含量最低。稀释20倍和10倍污水中的狐尾藻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浓度差异显著(P0.05);稀释10倍、20倍、30倍中的狐尾藻粗脂肪含量最高,且与其他浓度污水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含量稀释10倍、20倍、30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磷含量以稀释10倍、20倍最高,与其他浓度组差异显著(P0.05),稀释30倍、40倍、50倍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来看,狐尾藻在稀释20倍浓度污水中的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9.
沼液的概念、成分和再利用途径及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沼液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对养殖业、沼气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识到沼液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沼液的定义,根据沼液的成分,综述了沼液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及沼液再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低温和常温条件下高硫酸盐负荷的间歇好氧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其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系统的运行条件均为:曝气时间/停止时间=20 s/2 min,COD/SO2-4=0.75,COD浓度1500 mg/L;常温系统启动期为8d,低温系统启动期为12d。低温系统正常启动之后,和常温系统的COD去除效果相当,COD去除率也在75%以上。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中的硫酸根含量呈下降趋势,硫酸盐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