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杀虫剂对苹果黄蚜与七星瓢虫的毒力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15种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幼虫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二者之间的毒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中以吡虫啉对七星瓢虫幼虫和苹果黄蚜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比值(七里瓢虫LD50/苹果黄蚜LD50)为135.56,其次为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其选择性比值分别为114.00、62.86和45.43。吡虫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等选择性高的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相对毒力高,而对其天敌七星瓢虫相对安全,在协调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策略中应选用对害虫毒力高,而对天敌相对安全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242.
叶霉粗毒素对番茄幼苗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番茄不同抗、感品种于苗期经叶霉病菌粗毒素处理后,叶部细胞CAT酶及保护性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叶霉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品种叶部细胞内CAT酶活性均降低,抗病品种(中杂8号)下降比率大于感病品种(823番茄),但抗病品种的CAT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从平均水平上看,两品种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增加,而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对照下降;处理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Vc含量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243.
番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番茄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 番茄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有所不同, 同一品种茎部比根部种类多。经初步鉴定, 除1种属于子囊菌外, 其余均为半知菌。拮抗结果表明: 无孢菌、曲霉对灰霉和菌核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产生明显抑菌带。其它部分菌株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孢菌Fq72菌株培养滤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其培养滤液对6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尤其对菌核病菌和灰霉病菌抑制率最高, 而且其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 对病菌仍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244.
杀虫剂对甘蓝蚜与七星瓢虫的毒力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杀虫剂对甘蓝蚜及其天敌七星瓢虫幼虫的毒力及选择性结果表明,15种供试杀虫剂中以吡虫啉对七星瓢虫幼虫和甘蓝蚜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毒力比值(瓢虫LD50/甘蓝蚜LD50)为174.29。5种有机磷类杀虫剂中以马拉硫磷的选择性最高,其次为敌敌畏,其选择性毒力比值分别为35.73和25.32;7种菊酯类杀虫剂中以氟氯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选择性最高,其选择性毒力比值分别为55.16和30.00。故吡虫啉、氟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等选择性较高的杀虫剂对甘蓝蚜相对毒力高,而对其天敌瓢虫相对安全,为防治菜田甘蓝蚜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45.
试验了0.7%印楝素乳油田间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药效。结果表明:0.7%印楝素乳油2.1~4.2 g(.a.i)/hm2对菜青虫进行防治,药后7d防效达80%以上,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建议在生产上的使用剂量为3.15~4.2 g(a..i)/hm2。0.7%印楝素乳油3.15~5.25 g(a..i)/hm2防治小菜蛾,药后7 d防效达90%以上,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建议在生产上的使用剂量为4~5 g(a..i)/hm2。  相似文献   
246.
冯晓鹏  韩巨才  滕全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99-1399,1401
在室内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代森锰锌与烯酰吗啉混配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毒力与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与烯酰吗啉以12.8∶1、8.9∶1、6.7∶1比例混配的增效系数(SR)为1.06、1.11、1.21,表现为相加作用;以43∶1、53∶1比例混配的SR值分别为1.54、1.56,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47.
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乙霉威及代森锰锌抗性检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对多菌灵、乙霉威及代森锰锌的敏感性基线,以及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离体条件下,多菌灵、乙霉威及代森锰锌对番茄叶霉病菌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01、2.475、9.067 μg/mL;最低抑制浓度(MIC)值分别为0.5、5、50 μg/mL 。山西晋南地区番茄叶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性频率最高,分别达到97.4%、70.5%、98.7%;山西吕梁地区与太原地区相对较低,但该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抗性频率也都超过了30%。辽宁沈阳、山东寿光、河北保定番茄叶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均为100%;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前两地为100%,保定为10%;对代森锰锌的抗性频率都超过90%。所有抗性菌株对多菌灵均属于高抗类型,抗性指数超过5000,测不出MIC值;对乙霉威有50%的高抗菌株,抗性指数在100以上;对代森锰锌各地均未发现高抗菌株,低抗和中抗菌株所占比例较大,其抗性指数集中在50左右。对多菌灵与乙霉威具有双重抗性的菌株占测试菌株总数的49.9%,并且首次在田间发现了对3种杀菌剂都具有抗性的番茄叶霉病菌多抗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