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177篇
基础科学   252篇
  233篇
综合类   1288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625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豫薯10号是一个高产、早熟、抗病的优良甘薯品种.为充分了解其生长发育特点,对该品种进行了生长动态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真菌生产GLA、Ara和EP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GLA、Ara、EPA的生理作用、天然来源和利用真菌生产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真菌资源特别是低等真菌是除动、植物外GLA、Ara和EPA的另一个重要来源,通过菌种选育可以得到与动、植物产量相近的高产菌株,并在低温培养时有利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细胞内微粒体膜的苹果酸酶活性与菌体油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以天然油脂为底物来生产GLA、Ara和EPA  相似文献   
993.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 exFr.)Quel)又名刺芹侧耳、杏仁鲍鱼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该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质地脆嫩细腻,有杏仁香味,口感好。 杏鲍菇主要分布于南欧、北非、中亚许多国家。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96)《横断山真菌》一书记载,我国四川(九寨沟、长海草地)、青海、新疆也有分布,是一种极宝贵的种质资源[1]。 我国食用菌工作者自90年代开始了有关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2]。目前,我国的福建、浙江及上海均栽培杏鲍菇,但有关杏鲍菇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1 分类地位 杏鲍菇属真菌门(Enmycoph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3]。 2 形态特征[4] 子实体单生、群生或丛生。菌盖直径2~11cm,初扁半球形,成熟时浅凹圆形至扇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浅墨灰色,成熟后淡黄色,中心周围常有近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边缘内弯,后成波浪状。菌肉白色,有杏仁味。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有长短菌褶。菌柄偏生、侧生,极少中央生,2~8 cm×0.5~3 cm,棍棒球茎状,断面圆形,表面平滑,无毛,近白色或浅黄色,中实,内部白色,肉质,纤维状。无菌环或菌幕。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至近纺锤形,光滑,无色,9.58(11.29±0.15)~12.50μm×5.00(5.6±0.06)~6.25μm。 3 食用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侧耳,味鲜,肉质肥厚,爽口。据分析,其中含有钾、钙、钠、镁、锌、铜、铁、钼、锡等十余种矿质元素,18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5]。 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寡糖含量丰富,与双歧杆菌共用,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的效果[6]。 4 生物学特性 4.1 营养 柳杉、柏树、青岗栎、麻栎、拴皮栎等的木屑均可栽培杏鲍菇[7]。另外破碎木材的木屑、膨化的谷壳,废培养基也可利用。许多研究者的栽培试验表明,杏鲍菇适宜的生长基质很多,棉子壳、蔗渣、麦秆、豆秆、废棉、稻草等均可作原料,米糠、麸皮、豆饼等作辅料的培养料上均能生长、出菇。据报道在添加麸皮和玉米粉的基础上添加豆秆粉能有效提高杏鲍菇产量[8]。  相似文献   
994.
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是渭南梨区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危害 ,病害暴发流行年份,常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防治黑星病的药剂种类较多,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药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1999年作者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几种杀菌剂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995.
早大白是特早熟马铃薯,适于黑龙江的二季作,深受农民欢迎.但其晚疫病严重,常会给农民造成意外的损失.受马铃薯遗传复杂性的影响,常规方法选育抗病品种时间长,难度大.  相似文献   
996.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 4~ 5代 ,越冬后第一代成虫发生在 5月上旬 (暖冬年份在 4月下旬 ) ,第二代成虫发生在 6月上旬。这两代幼虫主要为害桃形李果实。以后几代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以老熟幼虫在这些作物上越冬。成虫白天静息 ,夜间交尾产卵。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光性 ,一般每果实产卵 1~ 3粒 ,多者达 2 0粒左右。一般一果一虫 ,多者一果数虫。2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处理玉米、高粱等作物残株 ,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忌种以上转株寄生作物 ,合理修剪与疏果 ,及时疏去密生枝与密生果 ,使枝间、枝果间及果间互不交接 ,减少产卵场所。…  相似文献   
997.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 ,主要危害柑桔夏、秋梢 ,以幼虫在嫩叶表皮下钻蛀危害 ,使叶片卷缩变硬 ,易于脱落 ,影响生长和结果。被害造成的伤口 ,易使柑桔溃疡病菌侵入 ,导致柑桔溃疡病发生流行 ,造成严重减产[1] 。 1999年我们用河北省徐水吉利仿生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998.
该文首次运用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小流域在不同治理度下的水沙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流域坡面治理存在一个明显阈值,黄丘区第二付区为80%;沟道布密度对流域径流泥沙影响显著,并首次提出黄丘区第二付区不同治理度阶段的布坝密度界限值。  相似文献   
999.
<正> 老河口市地处鄂北岗地,是干旱和风沙灾害多发地区。面对这种市情,市委、市政府决定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提出了“抓好两个点,建设三条带,开发一大片”的发展思路。 抓好“两个点”。我市仙人渡镇的黄楝和张集镇的西冲赵湾两个地区,总面积5266hm~2,其中耕地1600hm~2,可垦荒山荒坡1200hm~2。该区土层深厚,气候和水源条件适宜发展林果、林鱼、林粮间作的多种经营。我们在管好现有林木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补缺完善和退耕还林,做到统一规划,围圈扩大,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山上发展湿地松、栗类等针阔混交林;山腰和山脚利用背风向阳的小气候,发展柿子、梨子、桃子、枣子、茶叶等经济林,并实行林粮、林油、林菜立体套种,  相似文献   
1000.
毛乌素沙地土壤风蚀的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大量调查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周边部分旗县近20年的风速、降雨等气候因子及其它们之间相互叠加效应的变化特征,得出该沙区气候存在着长期持续干旱少雨,而且大风频繁发生的现象。此特征决定了该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