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9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61篇
  39篇
综合类   328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4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优化及优良受体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对成熟胚接种前处理、取胚方式和诱导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的再生体系对196个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接种前4℃浸种15h结合切割取胚是成熟胚的最佳诱导前预处理组合,Mg诱导培养基更利于成熟胚植株再生。筛选出分化率高于21.29%的优良基因型10个,其中小麦品种郑麦366及小麦新品系D白C23、Z50和56-10-7的分化率(分别为31.58%、36.78%、34.72%和29.38%)显著高于对照品种Bobwhite(23.98%),而洛阳8716、陕农N82(2)、阎麦8911、西农928、宁春23和临远207的分化率与Bobwhite无显著差异。所获得的高再生能力的小麦品种(系)可用于下一步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922.
针对用评价建设项目的常规方法去评价小流域坝系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虽然是十分必要但评价结果与实际出入较大的实际情况,以近几年宁夏小流域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实践为依据,提出了小流域坝系工程经济合理性简易评价指标,即坝系工程控制率、拦沙率、蓄水率及利用率、淤地面积与控制面积比率、工程受益程度等5项宏观性经济指标和单位库容投资、单位拦泥投资、单位淤地面积投资、单位工程量投资、单位工程量置换库容等5项微观性经济指标。应用结果表明,用简易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快速、直观地判别坝系工程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3.
为了进一步探究柳枝稷种子休眠的原因,提高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其大规模种植的难度,采用不同贮藏温度组合处理柳枝稷种子,通过比较相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解析不同贮藏温度对柳枝稷种子休眠破除的效果。结果表明,柳枝稷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积温,若前期贮藏温度为25℃,则贮藏时间为90~120d对种子休眠的破除效果较好;若前期贮藏温度为30℃,则贮藏时间为75~105d对种子破除的效果较好。可见,柳枝稷种子不仅存在生理后熟,还存在形态后熟,这也可能是导致其深度休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4.
研究不同浓度重铬酸钾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洋葱(Allium cepa L.)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保护酶系统的影响,旨在为探究重金属铬作用于植物体的生理生化机理提供参考。分别用0、12.5、25.0、50.0、100.0、200.0 mg/L重铬酸钾溶液处理洋葱根尖6、12、18、24 h,而后收集洋葱根尖组织,分别用于洋葱根尖组织石蜡切片、苏木素染色观察和测定根尖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重铬酸钾溶液处理洋葱根尖不同时间后,细胞有丝分裂出现异常分裂,并伴有微核的产生;无论处理时间长短,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当处理浓度一定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重铬酸钾溶液对洋葱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与调控细胞中各种酶系统的活性及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25.
在靖远县沿黄灌区对引进的10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穴播栽培条件下,以金北玉518折合产量最高,为17 200.0 kg/ 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6%;DH518次之,为16 762.5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9.8%;正泰101 居第3位,为16 252.5 kg/ 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4%;武科606、金穗12号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分别增产5.7%、1.6%。综合考虑认为,金北玉518、DH518、正泰101、武科606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高,可进入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926.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作为淀粉来源的低淀粉饲粮条件下不同瘤胃降解淀粉(RDS)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组分别以不同RDS水平饲粮作为发酵底物,体外产气法测定培养48 h时产气量和瘤胃发酵参数以及24 h时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产气量、潜在产气部分和产气速率呈线性升高(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呈线性下降(P0.05),干物质消失率呈线性升高(P0.05);2)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48 h时发酵液微生物蛋白、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线性升高(P0.05),pH和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3)随着饲粮RDS水平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时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的相对数量呈线性升高(P0.05),黄色瘤胃球菌、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和溶淀粉琥珀酸单胞菌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合考虑,低淀粉饲粮条件下提高RDS水平有利于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927.
一般认为脂滴是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贮存器,但近来研究发现细胞中脂肪的运输贮存与动员分解都是以脂滴为核心完成的,种种现象揭示了脂滴在细胞内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能量贮存器,而更多地扮演着一个多功能细胞器的角色。通过对脂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脂滴以中性脂肪为核心,表面覆盖单层磷脂结构并镶嵌多种功能蛋白,即脂滴相关蛋白。脂滴相关蛋白以不同形式协同脂滴参与调控脂代谢、膜转运及信号转导等多个生理过程。根据蛋白承载功能的不同,可大致将其分为三大类:脂滴结构蛋白、脂滴代谢相关蛋白与脂滴转运蛋白。其中,结构蛋白如PAT家族蛋白、CIDE家族蛋白等在脂滴发育代谢的调控与信息传递介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还有激素敏感脂肪酶、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与Rab蛋白等代谢与转运蛋白通过不同形式参与脂滴发育。目前,脂滴相关蛋白新种类与具体作用机制仍在不断探索中。作者就细胞中脂滴与脂代谢及脂滴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8.
为评估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抗性及对非靶标害虫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litura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其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存活率、营养代谢及中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第2代幼虫的抗性程度最高,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1.33%,但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抗性程度较低,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5.33%和13.33%。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其存活率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无显著差异;甜菜夜蛾对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叶片的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分别为16.68和93.12%,均高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的10.72和92.00%,但差异不显著,而斜纹夜蛾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差异也不显著。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甜菜夜蛾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02 U/mg prot,显著低于取食常规棉花的0.05 U/mg prot;斜纹夜蛾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5 U/mg prot,高于取食常规棉花的0.10 U/mg prot,但差异不显著,其它中肠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29.
为明确棉酚和芸香苷2种植物次生物质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体内3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3种解毒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棉酚和芸香苷饲喂不同龄期绿盲蝽若虫,分别在24、48、72 h后测定若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同一龄期的绿盲蝽若虫取食不同浓度的同种外源次生物质后,随着次生物质浓度的升高,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在不同浓度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如1龄若虫其CAT活性在0.4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为72.8 U/mg protein,SOD和POD活性分别在0.8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为59.8、23.0 U/mg protein,而3种解毒酶ACP、AKP和GST活性则均在0.4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分别为26.9、29.5、66.8 U/mg protein,即绿盲蝽受到不同浓度外源次生物质胁迫后,体内的保护酶和解毒酶被激活的程度不同。同一龄期若虫取食不同种类的次生物质后,体内同一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也不尽相同,如3龄若虫其SOD活性在1.0 mg/mL棉酚或0.04 mg/mL芸香苷胁迫48 h后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8.0 U/mg protein或61.1 U/mg protein,且显著高于其它浓度胁迫,即不同种类次生物质诱导绿盲蝽同一种保护酶达到最大值所需浓度不同。表明绿盲蝽受到不同种类外源次生物质或者不同浓度同种外源次生物质胁迫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不同酶的变化处于一种协调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0.
采用6只体重(18.97±1.80)kg、健康雄性去势山羊,同时安装颈静脉、门静脉、肝静脉、肠系膜静脉以及股动脉慢性血管瘘。采用自身对照试验,研究半胱胺对山羊血流量、激素流量和碳氮化合物吸收及在肝脏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从颈静脉一次注入半胱胺(50 mg/kg BW)后,3 d门静脉、肝静脉全血流量分别比对照(-2d)提高21.81%(P<0.01)、10.21%(P<0.05);血浆流量相应提高23.08%(P<0.05)、15.05%(P<0.05);6 d与-2 d血液流量接近。在-2 d、3 d、6 d 3个采样日,肝脏IGF-1净生成量相应为47.57,67.58(P<0.05)和44.76μg/min;肝脏胰岛素净利用量相应为2.32,3.17和2.23 mU/min,无显著差异;胰高血糖素肝脏净利用量分别为1.71,3.25(P<0.05)和1.02 ng/min。结果表明,从颈静脉注入半胱胺后,肝脏有净乙酸和葡萄糖生成,分别较对照提高12.71%和50.59%(P<0.05);3 d6、d比-2 d在门静脉的NEFA净流量分别提高32.25%和9.67%;肝脏NEFA净流量在试验期3 d和6 d分别比对照提高4.57倍(P<0.01)和4.14倍(P<0.01),表明经CS处理后,山羊肝脏有NEFA合成。门静脉α-氨基氮、NH3-N净流量在第3天分别高于对照36.36%和27.23%,尿素氮净流量也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