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132篇
  114篇
综合类   1139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569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采用葡萄酒多酚系列指标,构建味感质量预测模型,实现干红葡萄酒涩感和余味的客观量化。试验以宁夏和新疆的50款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利用常规方法检测样品总酸、挥发酸和pH值,采用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抗氧化活性,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总酚、花色苷、黄烷醇、黄酮醇、酒石酸酯含量,并以感官品评法量化干红葡萄酒的涩感和余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花色苷、黄烷醇、黄酮醇等对涩感和余味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酒石酸酯对余味的影响较小,而总酸和pH值对供试干红葡萄酒的涩感没有显著影响(P>0.05)。感官品评量化结果显示,宁夏和新疆产区酒样的涩感得分为6.18和5.70,余味得分为5.37和4.85,供试酒样的涩感与余味质量良好,且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以多酚系列指标表征的涩感质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的决定系数(r-square,R2)为0.83,余味模型的R2为0.78,结果表明,总酚、黄烷醇、挥发酸、DPPH等指标对葡萄酒的涩感和余味贡献较大,黄酮醇和酒石酸酯主要影响葡萄酒的涩感,而花色苷、总酸和pH值则主要影响葡萄酒余味。研究得出,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设计的多酚系列指标可以较好地解析干红葡萄酒的味感质量,降低检测成本,具备表征和预测干红葡萄酒味感质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植物功能型及其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功能型(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意义以及现有的植物功能型划分方法.分析了目前植物功能型研究中所面临的几大难题,对现有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国内研究者在本领域进一步开展实验提供参考.最后以McIntyre & Lavorel的五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四川西部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暗针叶林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根据物种对林窗微环境的响应将林窗中的物种划分为2个PFTs:无响应群和敏感群.划分结果与物种本身对光湿条件的需求基本吻合.证明能够用该方法进行卧龙亚高山森林植物功能型的划分研究,  相似文献   
43.
土地整理中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了使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土地整理应依据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等理论进行规划和设计。本文结合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个例,对土地整理中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作了实证研究,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选用2个水稻品种和6个陆稻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对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差异较大,各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差异也较大.杂种优势分析表明:陆稻品种之间杂交有不同的杂种优势表现,水、陆稻杂交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超亲优势和平均优势.说明陆稻可以作为改良水稻品种产量或个别农艺性状的资源加以利用.水稻品种也可以在陆稻品种产量或个别产量性状改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栽培稻种间杂种的高度不育是从非洲栽培稻向亚洲栽培稻转移有利基因的最主要障碍.用携带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以亚洲栽培稻为背景的桥梁亲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可望大大缓解种间杂种的不育.以亚洲栽培稻合系39和非洲栽培稻IRGC104049为材料,培育出一批BC2F10中间材料,其表现型与轮回亲本表现型一致,供体遗传背号占14.18%.用其与合系39回交培育出的BC3F1花粉和小穗均为半不育,BC3F2群体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呈双峰分布,分成半不育和可育两类.第六染色体的RM589、RM588、RM190、RM7639、RM586标记与目标性状相关极显著,并把控制育性的位点定位在RM190和RM7639间,距离分别为3.2cM、4.8cM,说明非洲栽培稻的不育基因S1已导入合系3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190和RM7639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S1在合系39背号下的配子消除作用达到79.61%,遗传基本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  相似文献   
46.
冬季保护性耕作对后茬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汁了5种冬春季稻田种植模式,即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处理(T1)、免耕直播黑麦草处理(T2)、免耕直播油菜处理(T3)、免耕直播燕麦草处理(T4)以及空闲对照(CK),以杂交组合国稻6号为供试材料.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6.05%、13.20%和12.85%;在品质上,T1、T2和T3处理的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低于对照.T1、T2和T3处理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良好作用在于这3种处理较好地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①T1、T2和T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比叶重均明显高于对照;②相对于对照,T1、T2和T3处理的水稻根系活力较高、灌浆中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有效延缓了叶片衰老,并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  相似文献   
47.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加强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森林火灾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评述,总结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性,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目的】摸清广西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旨在为养殖户提供预防及控制猪寄生虫病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直接涂片法、沉淀法、尼龙筛淘洗法、卢氏碘液染色法、蔗糖溶液漂浮法等对广西12个市的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共3021份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西猪群感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猪球虫、小袋纤毛虫、线虫和隐孢子虫,小袋纤毛虫和猪球虫的感染虽然比较普遍,但感染强度均较低,属于正常带虫现象。广西规模化猪场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类圆线虫(2.26%),其次是鞭虫(0.98%)和蛔虫(0.81%),食道口线虫最低(0.58%);在广西散养户猪群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的是蛔虫和鞭虫,均为8.19%,最低是食道口线虫(4.56%)。0~6月龄猪群中各种线虫的感染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长,但6月龄以后,线虫感染率在规模化场猪趋于平缓,散养户猪群则明显下降。【结论】广西猪群仍然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其中线虫的优势虫种是猪蛔虫和鞭虫,即广西当前甚至未来几年内,猪群需要重点防范的体内寄生线虫仍是蛔虫和鞭虫。  相似文献   
49.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IAA和不同浸种时间处理色木槭种子,进行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IAA质量浓度、浸种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的IAA质量浓度为150 mg·L-1,最佳的浸种时间为21 h,此时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分别为85%、9.6、1...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生产中使用吲哚-3-乙酸(IAA)和脱萼剂对果实质地及口感的影响,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于大蕾期分别喷施100 mg/L IAA、100 mg/L脱萼剂,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采用质构仪的多面分析功能(TPA,参数包括硬度、破裂力、黏附性、弹性、内聚性、咀嚼性、胶黏性)测定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质地,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纤维素酶(CX)、淀粉酶(AM)活性,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硬度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并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期经过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库尔勒香梨果实,各项质构参数及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IAA会增加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破裂力,会轻微降低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内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脱萼剂会增加库尔勒香梨果实的黏附性,会降低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破裂力、内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用脱萼剂处理后,8月27日的果实CX活性明显大于其他3种处理,此外用IAA处理后,AM活性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各部位均显著提升。于库尔勒香梨花期使用IAA处理果实后,可能会发生果实硬化的现象。此外,多数质构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用脱萼剂处理果实的硬度、破裂力要低于对照宿萼果、脱萼果。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