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细胞工程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针对植物细胞工程学科的特点,从教学定位、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该学科理论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做法和建议,包括突出理论教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打破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格局、优化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互整合、严格教学评价体系,以期为该专业学生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及与细胞工程有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为有效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和耕地利用率,灌区末级渠系普遍采取硬质化建设,又因受到渠道规模和防渗要求的约束,生态化改造相对匮乏。为解决灌溉渠道造成的稻作区两栖动物生境破碎化问题,结合灌区末级渠系输配水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将弯道水力特性应用于灌溉渠道生物通道研究,通过建立硬质化农渠弯道的三维水流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了不同弯道处于稳定输水条件下的水力特性,分析了水流结构对渠内蛙类运动轨迹的影响,提出了弯段生物通道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水流数值模拟和水头损失计算,评估了设置蛙道对蛙类逃脱效果和渠道输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0°弯道出弯断面的纵向流速分布和横向环流结构有助于黑斑蛙利用水动力条件逃脱,并由此提出蛙道位置和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结构变化对水流流态和输水效率并无明显影响,水流结构有利于渠内蛙类逃脱,最大沿程水头损失约为3.83×10-4 m,能够同时保证蛙类迁移效率和水流安全通畅。研究成果可为灌溉渠道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结构、孢子形态特征、子实体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1个桑黄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菌株SH-1为一类,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其他菌株(SH-2、SH-3、SH-4、SH-5、SH-6、SH-7、SH-8、SH-9、SH-10、SH-11)属于另一类,为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菌株SH-3和SH-6属于桑树桑黄(S.sanghuang),其余8个菌株属于暴马桑黄(S.baumii)。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结合桑黄菌丝形态特征、孢子形态特征和子实体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能明确桑黄的种属与遗传性状,可为今后桑黄品种选育与人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整株枝解法,在采果后把10龄和3龄妃子笑荔枝树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各个组织的生物量和钙含量。结果如下:1.钙浓度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是不同的。钙浓度在主干皮部最高,其次为一级侧枝皮部、老叶柄,而以根、梢木部最低;在同级枝干中,皮部钙含量显著高于木部,并随着荔枝枝干(从梢至主干)增粗,皮部Ca浓度逐步上升。2. 3龄树完熟叶片、完熟叶柄Ca浓度高于10龄树相应部位,但3龄树主干和一级侧枝皮部Ca浓度却低于10龄树。3. 10龄荔枝钙素累积量在茎最多,根最少,3龄荔枝树则是以叶最多,根最少。梢Ca累积量占整株Ca累积量45%以上(其中10龄树为45.3%,3龄树为53.5%);10龄树Ca累积量(291.6克)约为3龄树Ca累积量(41.7克) 7倍。  相似文献   
95.
火龙果作为一种新兴果树,了解其生理生态特性是高产优质栽培前提,目前国内有关火龙果生理生态特性报道较少。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火龙果代谢特点及水分、光照、温度、CO2浓度、养分、土壤pH值、盐碱度、间作等对火龙果光合作用、生长、开花、产量影响研究,以其为火龙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确定多效唑和甲哌鎓在辽宁地区花生生产中的适宜用量,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多·甲合剂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甲合剂处理能有效抑制花生植株增高和侧枝伸长,浓度为12.5 g/15 L水时效果最明显;多·甲合剂能促进花生分枝形成,浓度为37.5 g/15 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7.
以白刺花无菌苗叶片为试材,利用双因素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以期筛选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白刺花组培研究提供参考基础。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2,4-D与6-BA组合可诱导出较疏松型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表面有瘤状突起且部分愈伤上有绿色芽点;2,4-D与KT组合也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的生长及疏松度不及2,4-D与6-BA组合效果明显;NAA与6-BA,NAA与KT组合早期培养时在叶片边缘看到部分愈伤的生长,培养45d后愈伤开始褐化;在基本培养基研究筛选上,MB和B_5均能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颜色稍显淡绿。2,4-D有利于白刺花愈伤组织的诱导,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 1.0mg·L~(-1)+蔗糖4%+琼脂0.7%,出愈率75.58%,愈伤组织出愈早,疏松,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对清水县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工作情况解析,归纳了清水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离子注入法获得大豆-小麦分子远缘杂种及后代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6  
吴丽芳  余增亮 《核农学报》2000,14(4):206-211
通过能量 30keV、剂量 7× 1 0 1 6 离子 /cm2 的Ar+注入 ,将两个大豆品种的全DNA(4 0 0 μg/ml)分别导入两个小麦栽培品种皖 92 1 0和扬麦 5号。经过离子注入和大豆DNA处理的种子发育成为植株后 ,当代未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受体的变异性状。经转化处理的植株成熟后 ,按株分别收获脱粒 ,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进行分析 ,发现有两个单株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 2 0 46 %和 2 5 35 % ,明显高于受体。说明通过离子束介导外源DNA转化技术 ,可以绕过复杂的组培过程而由成熟种子直接发育为植株 ,也可获得带有目的性状的转化后代 ,为远缘物种间遗传物质交流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吴丽芳  陆伟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58-11359,11366
[目的]研究高羊茅、紫羊茅、匍匐翦股颖对重金属镉、铅胁迫的反应。[方法]以坪用高羊茅、紫羊茅、匍匐翦股颖为试验材料,研究重金属镉、铅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种子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不同,镉铅相比,铅对植物的抑制效应较大,匍匐翦股颖对2种重金属离子相对敏感,且浓度达300 mg/L时,种子几乎不发芽,即使发芽,质量较差;3种草籽相比,对镉、铅的耐受性大小分别为高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结论]该研究为重金属污染区坪用草种的生态适应性及抗逆性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