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离子注入甜菊的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75keV的氮和碳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甜菊干种子,以γ射线作对比,研究其M1生物学效应和M2突变。结果表明,离子术能诱发甜菊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离子束对甜菊的M1损伤效应低于γ射线,而诱发的M2突变高于γ射线。碳离子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M2有益性状突变高于氮离子。离子注入杂交一代丰1×日原和日原×丰2的诱变效应大于济宁种和丰2。  相似文献   
12.
空间环境对水稻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第17颗返回式卫星搭载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研究其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根尖细胞染色体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又能促进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经空间飞行的水稻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极显高于地面对照组。与γ射线和质子处理的相比较。空间环境对染色体的致畸应变较低,而有丝分裂指数极显大于质子和γ射线处理。  相似文献   
13.
14.
几种新的诱变因素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彩莲  陈秋方  慎玫  金卫 《核农学报》2000,14(5):268-273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 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以及用离子束、质子、同步辐射 (软X射线 )处理水稻干种子 ,并与γ射线处理作比较 ,研究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供试的几种诱变因素均可诱发各类染色体结构变异 ,其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空间环境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 ,其它诱变因素均不同程度地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质子等处理在M2 代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叶绿素缺失突变、株高突变和抽穗期突变 ,其有益性状突变频率高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15.
魔芋块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魔芋幼芽附近的块茎组织和其它部分的块茎组织为外植体,接种于I/2MS 1.0mg/IBA 0.01mg/INAA的培养基中,从增大的块茎组织表面直接诱导幼芽。增大的块茎组织分割后接种于MS 1.0mg/IBA 0.01mg/INAA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6个月后,块茎组织的增殖率最高可达757倍。诱导出的幼芽转入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中,形成幼苗,幼苗切块转入MS 0.1mg/INAA的生根培养基中,幼苗生根。试管苗移栽6个月后获得子块茎。从而建立起魔芋块茎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16.
栽培大麦辐射敏感性与进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幼苗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3个酶带区,8条酶带。辐照后,在偏负极端出现一个新的酶带区,增加1—3条酶带。辐射剂量效应可用线性回归方程Y=A+BX拟合。大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与辐射敏感性有关,与进化类型直接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裸大麦对辐射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皮大麦,四棱和六棱大麦则显著高于二棱大麦。据此可以认为,在进化上属原始类型的品种,辐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稻根系对溶液中非电离农药的吸收、转移和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与农药亲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亲脂性小的农药(Log Kow<1)在水稻根系中的浓度系数(RCF)的低限值约为1;当Log Kow>1时,RCF随LogKow值的增加而增加。亲脂性中等的农药(Log Kow 1.5—2.0)在蒸腾流中浓度系数(TSCF)最大;Log Kow值过大或过小,TSCF值都降低。不同亲脂性农药在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分配比例不同。Log Kow=1左右,农药被有效地转移并分配到叶部;Log Kow>3.5,农药几乎全部滞留于根和茎的基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氯化钠对γ辐射诱发水稻M_2代突变的修饰效应。结果表明,氯化钠无论是前处理还是后处理都能提高γ辐射诱发水稻M-2代幼苗叶绿素缺失突变,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以提高早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最为显著。结论认为,氯化钠作为一种辐射保护剂,与γ射线复合处理既可以减轻M_1代辐射损伤效应,又可提高M_2代突变频率,这种复合处理方式在育种实践中是有意义的。247~251  相似文献   
19.
质子对水稻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不同能量、剂量的质子辐照水稻干种子,与γ射线辐照作对比,研究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质子辐照可诱发各种可见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有丝分裂行为异常.随着质子能量和剂量的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质子处理的能量效应大于剂量效应,能量效应主要表现在8MeV与4.6MeV的差异.质子对染色体的致畸效应和对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与γ射线相似,但质子诱发的微核比例明显高于γ射线,而染色体桥的比例低于γ射线.3个供试品种的辐射敏感性随诱变源和考察指标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用0、50、100、150、200、250和300Gy的γ射线及0、1、2、3mM的叠氮化钠复合处理水稻品种广陆矮4号的干种子。结果表明,M_1的损伤效应随γ射线剂量和叠氮化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复合处理在苗高、根长、苗高活力指数和根长活力指数方面表现累加效应,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复合处理的最佳剂量组合为200Gyγ射线+2mM叠氮化钠,其叶绿素、抽穗期和株高突变频率均最高,分别为2.833%、3.473%和1.828%,相互作用系数分别为1.649、1.329和1.4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