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灌溉系统的防冻保护,实际上是在冷冻出现以前把管道、阀门、喷头里的水排出,以防冻害对灌溉系统造成破坏。对于灌溉系统来说,防冻的基本步骤是关闭主闽、切断水源,然后排泄管路里的水,从而达到防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畜禽养殖成为当下主流养殖模式和畜禽产品主供渠道的同时,乡村畜禽养殖正随着市场挤压、利润缩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而成逐年衰减之势。在各项惠农政策的齐力援助之下,乡村畜禽养殖也无法抵抗资本市场的运作变化,在持续亏损和三年养殖两年亏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村养殖户逐渐退出了养殖行业。他们的全面退出将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和生态农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应积极探索破解之策,对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的条件、饲养规模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意义、作用及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旨在助力乡村畜禽健康养殖,振兴和谐乡村,充分发挥乡村小规模养殖在生态农业建设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本试验利用软件MSDB搜索了猪、马、牛、山羊、绵羊、鸡和犬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结果显示,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在数量、丰度和密度上都存在差异,其中数量、丰度和密度最高的是犬,共1 436 242个位点,数量最少的是鸡,共276 564个位点,但丰度和密度最低的是马,共430 760个位点。对这些微卫星的分析表明,所有物种全基因组中单碱基重复微卫星最丰富,六碱基重复微卫星数量最少,且6种重复类型的优势微卫星都富含碱基A和T。除这些共同点之外,微卫星的分布规律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牛、山羊、绵羊微卫星的分布规律最为相似,鸡与其他物种微卫星的分布规律相差最远。分析还发现,7种动物微卫星长度大多集中在12~20 bp之间,这可能是受到趋同选择压力的结果。据以上可以推测,物种间微卫星的分布存在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且物种间亲缘关系越近,微卫星的分布也越相似。以上结果为以后微卫星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高山果—蔬套作模式在城步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模式主要采用高棚架栽培猕猴桃,延季套种丝瓜、苦瓜、黄瓜、辣椒、茄子、豇豆等蔬菜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套作短季节蔬菜作物,提高复种指数,降低猕猴桃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实现以短促长;兼顾环境和产量的养分管理;注重合理播期,“一工两用”“一肥两用”。  相似文献   
65.
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影像纹理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变换作为一种时间-频率分析方法,具有变焦性、对称性、正则性等特点,而纹理反映的是遥感影像中DN值的空间排列规律,利用小波提取遥感影像中的纹理特征信息,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结合金字塔状结构的小波变换和树状结构的小波包变换,提取的纹理特征信息在地质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以漠河县西北部砂宝斯的遥感影像为例,结合影像特点及应用目的,运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了具有方向性的遥感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66.
热红外遥感技术对地热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对地热的研究中,利用Landsat8卫星数据源的热红外波段,采用辐射传输方程算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发现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温度反演的热异常点分布在接收太阳辐射较多的区域.为了减弱这一影响,该研究进行了地形校正,并以抚松县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表温度的热异常状况.结果表明,经过地形校正,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真实的温度异常区域,抚松县内已知的2个地热资源也在反演结果中显示出来,并且该县的北部与西南部都有地表温度异常区,可以作为地热资源的预测.  相似文献   
67.
由甘蔗鞭黑粉菌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我国甘蔗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给甘蔗产业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化学防治是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展甘蔗黑穗病高效、低毒、低残留防治药剂的筛选,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对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合大田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推荐化学药剂,通过测定11种杀菌剂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菌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解析有效杀菌剂的抑菌机理,通过新植蔗和宿根蔗的甘蔗黑穗病大田防治试验,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锤度、单茎重等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获得4种杀菌剂对甘蔗鞭黑粉菌单倍体生长、有性配合、冬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别是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扫描电镜显示,这4种杀菌剂均对甘蔗鞭黑粉菌冬孢子和单倍体孢子细胞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甘蔗鞭黑粉菌失活。在大田新植蔗的甘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1%、82.84%、81.76%、70.92%,各药剂防治区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0.84%、17.13%、15.92%、13.35%。在宿根蔗的甘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以上杀菌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9.35%、82.21%、81.51%、70.18%,其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0.15%、24.05%、20.33%、16.58%。新植蔗和宿根蔗药剂防治区的甘蔗其他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区。这4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可作为大田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推荐杀菌剂。  相似文献   
68.
69.
本试验旨在探明无基质营养液育苗中可溶性盐浓度(EC值)对南瓜幼苗生长和荧光特性的影响,为育苗产业数字化升级提供理论基础。以‘香蜜’小南瓜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EC营养液进行培养,分析南瓜幼苗生物量、表型指标、快速光曲线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EC显著影响南瓜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叶面积、根系结构。生物量、叶片参数、根系结构指标数值随EC增加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EC值为5 ms/cm时综合表现最优。根冠比随EC值增加而增加。Fv/FmY(II)、Y(NO)以及快速光曲线随EC值的变化与南瓜幼苗的生物量参数及表型参数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响应速度更快。本研究探明了南瓜无基质营养液育苗的最适EC值为5 ms/cm,证明叶绿素荧光参数能直观、快速地反映EC值对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