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陈渊 《蜜蜂杂志》2008,28(5):32
近几年来,爬蜂使许多蜜蜂形成空巢,我是2006年发现此病的,经一年多的努力基本攻克了此病.  相似文献   
222.
陈渊 《蜜蜂杂志》2008,28(5):32-32
我地属桃源县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山桂花开花流蜜日期大致为:大花11月1~13日,小花10月25日至11月10日.  相似文献   
223.
[目的]探索广西套作夏大豆适宜的烯效唑拌种浓度,为解决与春玉米后期套作夏大豆的倒伏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0(CK)、1.67、3.33、6.67、13.33、20.00、26.67和33.33 mg/kg 8个烯效唑拌种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烯效唑拌种浓度对春玉米套作的夏大豆出苗率、叶面积、真叶SPAD值、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烯效唑拌种浓度的增加,套作夏大豆的田间出苗率、真叶叶面积、地面到子叶节长度和子叶节到真叶节长度逐渐减小,真叶SPAD值和第1节间茎粗逐渐增加.拌种浓度超过3.33 mg/kg时,大豆第1片复叶叶面积、第6片复叶期的地上部分干重显著降低(P<0.05,下同).真叶叶面积、地面到子叶节长度、子叶节到真叶节长度对烯效唑拌种较其他性状敏感.拌种浓度越高,对套种夏大豆的影响时间越长.适宜浓度的烯效唑拌种可防止夏大豆倒伏,显著增加夏大豆产量,其中3.33 mg/kg拌种浓度下大豆产量最高(2129.71 kg/ha).但各烯效唑拌种浓度对大豆籽粒蛋白含量、油分含量及百粒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综合田间出苗率、倒伏性和大豆产量等性状,烯效唑拌种浓度为3.33 mg/kg时用于套作夏大豆较适宜.  相似文献   
224.
【目的】选育出适宜与广西春玉米套种的夏大豆新品种。【方法】选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选的中间材料98-64(平果豆×扶绥黄豆)作母本、巴西大豆高产种质MG/BR-56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夏大豆新品种,并于2004~2005年参加夏大豆品比试验,2006~2007年参加夏大豆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生产与示范试验。【结果】育成了大豆新品种桂夏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3.7%,脂肪含量16.9%;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2307.8kg/ha,较对照种增产13.2%。【结论】桂夏4号大豆可作为广西春玉米套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25.
【目的】明确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为今后挖掘野生大豆资源的优异性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9~10月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种植,在生育期观察记载茸毛色、叶形、主茎类型等质量性状,分别进行赋值,然后计算Shannon-weaver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野生大豆材料的11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0338~0.4320,Simpson指数范围为0.0300~0.5811,其中Shannon-weaver指数以泥膜类型最小,Simpson指数以粒色最小,而荚色的两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聚类结果将200份野生大豆材料聚为两大类,不同地区收集的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部分地区内的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广西新收集的野生大豆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低,今后需继续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鉴定。  相似文献   
226.
【目的】评定13个广西春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为广西春旱地区推广大豆新品种提供依据,并为利用简单高效的形态指标进行大豆抗旱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法,利用叶片萎蔫度、抗旱系数、隶属函数值指标对13个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桂春8号、桂春10号、桂春11号叶片萎蔫度综合评定为Ⅰ级;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0号、桂春1号抗旱系数均大于0.70,其隶属函数均值也高于0.65。【结论】桂春8号、桂春11号、桂春10号和桂春1号均为高抗旱型品种,可在广西春旱地区推广种植,并可作为抗旱性品种资源应用于抗旱育种;选择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主要特征性状如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果数、分枝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等,利用抗旱系数或隶属函数进行高抗旱型大豆品种选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7.
为了探讨寒地农田黑土酶活性在作物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在黑龙江省双城市选择了4个玉米生长的黑土样地,对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转化酶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生长季内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抽雄吐丝期;磷酸酶、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出现在拔节期;转化酶活性在玉米生育期内都呈现下降的趋势,酶活性在苗期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种酶活性和土壤碳氮的转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8.
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寻找与雄性不育系不育相关的蛋白质,进而找到相应的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概述植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研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间的蛋白质几乎没有差异,而花药中存在大量差异,说明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相关的蛋白质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相似文献   
229.
陈渊  梁江  韦清源 《作物杂志》2007,23(6):90-90
桂夏3号是以广西夏大豆地方品种靖西青皮豆为母本;夏大豆品种武鸣黑豆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子粒较大、产量高、抗病性强、蛋白和脂肪双高等特点。可清种,也适合间种和套种。200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广西每年大豆种植面积接近或超过26.7万hm2,其中夏大豆超过1/2,且有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0.
采用搅拌球磨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机械活化淀粉为原料,α-淀粉酶为酶解试剂制备脂肪模拟物。以酶解产物的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机械活化时间、酶用量、底物浓度、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DE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机械活化后的淀粉酶解反应活性明显增大,对酶用量、底物浓度、pH值、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的依赖性降低,在常温下可以进行反应。主要的原因是淀粉经机械活化后,其紧密的颗粒表面受到破坏,降低了结晶度,有利于酶解试剂的渗透与反应,从而提高了反应的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脂肪模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酶添加量5U/g、pH值6.5、水解温度45℃、底物浓度20%和水解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肪模拟物的DE值为2.63。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活化淀粉和脂肪模拟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