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的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对3个野生大豆和3个栽培大豆的18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利用其序列特征研究大豆的进化关系. 结果3个野生大豆和3个栽培大豆均扩增得到1000bp左右的基因片段;野生大豆之间的同源性均为99%,而栽培大豆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相似性在97%~98%之间;通过18S rRNA基因序列研究不同豆科作物的进化关系,发现大豆的系统发育树分枝处于靠近进化树树根的位置,即大豆相对于其它豆科作物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比较原始的位置.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在进化过程中栽培大豆的遗传物质趋向多样性发展,而遗传背景较单一可能是由于人为干预选择的过程所导致.利用18S 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反映当代不同品种间的进化关系,可为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与地统计学的多维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地统计学与支持向量回归,建立一种快速定阶、既反映样本集动态特征,又体现环境因子影响的高精度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方法(GS-SVR)。对带趋势时间序列平稳化后,先基于地统计学后效时间长度进行因变量快速定阶;再以支持向量机基于最小原则非线性筛选自变量,继以主成分分析消除自变量之间的信息冗余;最后以一步预测法检验GS-SVR的有效性。2个农业科学实例结果显示,GS-SVR在所有参比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好。GS-SVR能快速、准确实现模型定阶,是一种融合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的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并具非线性、避免过拟合、避免局部最小、泛化能力优异等优点,在农业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维时间序列预测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3.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0个广西夏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苹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7个状间相关及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及总贡献最大;单株苹数与单株产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的总贡献仅次于单株粒数;单株产量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每苹粒数、株高相关不显著,与分枝数呈弱正相关,与丰粒重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4.
摸清果园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充分挖掘大豆的扩面增产潜力,为实现稳粮增油的政策目标提供参考。基于粮食安全视角,本文利用调研数据,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果树间套种大豆、果树间套种不同作物3个角度梳理果园间套种大豆的生产现状,分析发展潜力,剖析现阶段推广果园间套种大豆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2021年全国果园间套种大豆的面积为15.37万hm2,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苹果、柑橘、梨、桃等果园间套种大豆为主,种植用途主要为绿肥还田和收获籽粒,成本收益方面,大豆种植利润普遍不高,呈现出西部低于中部和东部、间套种大豆低于其他作物的特征;(2)果园间套种大豆具有综合效益,短期具备73.33万hm2的扩面潜力,但随着耕地用途管控收紧和幼龄果园逐步挂果封行,至2030年,面积将稳定在46.67万hm2,可增产69.91万t大豆;(3)现阶段果园间套种大豆的发展面临着长远发展空间受限、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间套种机械化水平低、间套种生产管理难度大、间套种基础设施缺乏和区域内大豆加工业与种植业脱离的现实困境。为...  相似文献   
195.
桂春9号系用桂338为母本、桂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旱耐瘠、高产优质、高蛋白、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3月20日,适宜栽培密度为25万株/ha,适宜肥料配比为N75kg/ha、K2O75kg/ha、P2O5 112.5kg/ha。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4d,夏播85d,适合在广西各地纯种或间套种。200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6.
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用作尿素缓释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用作尿素缓释膜,为在农业上应用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制作尿素缓释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浇铸法制备乙酰化淀粉膜,研究了取代度、铸膜液溶剂种类、铸膜液浓度和铸膜液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以淋溶法对包膜尿素释放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机械活化木薯乙酰化淀粉成膜性能好,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包膜尿素淋溶9次后尿素总溶出率为57.73%,比普通尿素的尿素总溶出率降低39.45%。[结论]用机械活化乙酰化淀粉包膜尿素后,对尿素态氮有释放有明显的缓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197.
韦清源  陈渊  汤复跃  陈文杰  郭小红  梁江 《种子》2020,(2):122-124,127,F0002
以桂M 32为母本,桂夏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成功选育了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桂夏7号(广西区域试验代号桂166,国家区域试验代号桂夏7号)。2012—2014年参加广西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53.5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0.8%,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9.4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9%。2016—2017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99.5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8.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12.0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12.2%。生育期夏播101 d,株高80.3 cm,主茎节数15.5节,有效分枝3.5个,底荚高度18.5 cm,单株有效荚数53.5个,单株粒数109.5粒,单株粒重17.5 g,百粒重17.4 g。籽粒粗蛋白含量39.99%。粗脂肪含量20.63%。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5005号),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80033),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中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8.
利用耐逆植物改良松嫩平原高pH盐碱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9.
通过试验,鉴定各供试种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比对照种“桂夏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夏大豆品种。为评审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1年连续三年,每年一季,其中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每个区试点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三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所得产量采用“T”法测定显著性,并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区试99”统计软件对各参试种产量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生产试验:试验采用小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3.34m^2,成熟时全区收获计产。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夏大豆区试结果表明,桂345、华夏6号和桂319三个品种的产量及综合性状较优。通过广西大豆区试。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200.
<正>自2014年入秋以来至2015年春季,中东部各省的养蜂场蒙受到重大的损失。从天府之国的四川到富饶的长江沿岸诸省,不但油菜蜂蜜大幅度减产,蜂群发展迟缓,更可怕的是爬蜂病紧接而来,这些罕见的怪现象把蜂农逼入了险境。我国的养蜂场是靠蜂产品收入来维持生计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低廉的蜂产品收购价已经把蜂农压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