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27篇
  17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2010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一手拉动直接投资,一手带动农民消费,为新农村建设、家电下乡等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使项目尽早发挥惠民效应,安徽电力五河供电公司以"两个注重,三个抓手,四个关系"统揽全局,精心组织、有序实施,有效提升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公司荣获了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农电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多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被省电力公司评为"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22.
甘蓝型油菜主要脂肪酸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芥酸油菜品系APL01与高芥酸品种M083杂交所获得的6个基本世代(P1、P2、F1、B1、B2和F2)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油菜主要脂肪酸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棕榈酸和廿碳烯酸均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棕榈酸的主基因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较小,廿碳烯酸的主基因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并重。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均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硬脂酸的主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较小,主基因的遗传率为75.00%~92.45%,多基因的遗传率较小;控制油酸的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14.38和9.92,显性效应值分别为-2.24和-0.44,上位性效应以加加上位为主,主基因的遗传率较大,为81.93%~92.68%,多基因的遗传率较小;控制亚油酸及亚麻酸的主基因加性效应均大于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中以加加上位和显显上位为主。芥酸由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加性效应为-12.27和-8.83,显性效应值较小,分别为0.35和1.69,无上位性效应,也无多基因存在,主基因的遗传率较大,为92.54%~96.72%。  相似文献   
123.
青海东部旱农田作物耗水参数的估算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了运用修改彭曼法估算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的一般过程以及青海东部地区旱农田作物耗水参数的估算结果,并对该地区作物耗水的一般特征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旱区作物潜在需水量为650.28mm,但实际耗水严重不足,全生育期耗水仅168.22mm,不及潜在需水量的30%。  相似文献   
124.
血液型脓病是危害蚕桑生产较为常见又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又称核型多角体病,农民常称之为脓病或脓蚕.血液型脓病的病原是细胞核型多角体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为减少血液型脓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混合施入土壤的集灌溉和施肥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达到节水省肥的目的,还是实现农业精确定量、智慧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水肥一体化中滴灌等技术在设施栽培以及玉米、棉花等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滴灌技术在水稻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环境不友好、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沟渠改造、加强滴灌管道建设、垄畦栽培结合、水肥药一体化和筛选新品种等解决方法。本文为水肥一体化在水稻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探索了水肥一体化水稻栽培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6.
甘蓝型油菜种子特异性表达 fad2基因的ihpRNA载体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通过转基因途径诱导油菜种子中fad2基因发生转录后基因沉默,本文构建了fad2基因的ihpRNA 植物表达载体。通过PCR扩增分离到甘蓝型油菜种子特异性表达的Nap in启动子序列(1147bp)以及油酸脱饱和 酶基因( fad2)的一个537bp的片段,并将它们分别克隆到pGEM - T easy载体中。利用中间载体pHurrican构建 fad2基因的反向重复框。将fad2基因片段以正向的方式连接在一个可剪切的内含子的5’末端,而以反向的方式 连接到该内含子的3’末端;然后将Nap in启动子序列连接到该反向重复框的5’端,而在其3’端接有一个nos终止 子序列;最后将fad2基因的反向重复表达框分两步克隆到植物双元载体pCAMB IA2300的pUC18多克隆位点,构建 具有种子特异性表达的fad2基因的ihpRNA表达载体pCNF IRnos。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对载体作了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27.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双低不育系121AB、123AB、175AB、932AB、933AB等表现高含油量、产量高等性状,品质优良。其中175AB、932AB、933AB含油量42.7%~44.0%,蛋白质含量24.2%~25.3%。组配的德油系列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在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种油研七号增产,增产率9.98%~27.34%,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8.
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是引起油菜菌核病的病原真菌。核盘菌侵染植物细胞早期,可分泌一些细胞壁降解酶, 如不同类型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这些酶对病菌在植物组织上的定植起关键作用, 同时酶活性的高低也决定病原菌的毒性或致病性。PG可以激活细胞的防卫反应而与其酶活性无关。为了解PG的信号转导途径, 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核盘菌的PG基因, 将PG的编码区与酵母GAL4的DNA结合功能区融合, 构建到酵母诱饵蛋白表达载体PGBKT7中; 然后在酵母中构建了油菜cDNA表达文库。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在油菜cDNA表达文库中对与PG互作的蛋白进行了筛选, 分离到一个与PG互作的蛋白, 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一个与钙离子结合的结构域, 称为C2结构域(C2-domain), 推测该蛋白是一种钙依赖的膜结合蛋白。该蛋白与拟南芥中一个含C2结构域功能未知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80.24%。利用半定量PCR分析了核盘菌诱导后该基因在油菜花、茎、叶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克隆到的C2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C2蛋白比较发现, 与钙离子结合的天冬氨酸残基很保守。  相似文献   
129.
杨亦桦  陈松  吴益东 《棉花学报》2008,20(4):249-255
 用辛硫磷/氟氯氰菊酯(25:1, 有效成分)混剂对棉铃虫田间种群(HN)进行33代筛选获得抗性品系(HN-R)。筛选获得的HN R抗性品系对辛硫磷和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达17.4倍和144.7倍。HN-R品系对两种拟除虫菊酯产生了高水平交互抗性(对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分别为86.2和23.4倍),对久效磷产生了中等水平交互抗性(5.2倍),对甲基对硫磷(1.6倍)、丙溴磷(1.8倍)和灭多威(2.4倍)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酯酶抑制剂DEF能有效抑制HN-R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增效比为15.3倍),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则对辛硫磷没有任何增效作用;PBO则使HN-R品系对3种拟除虫菊酯的抗性显著降低(对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21.9、19.1和21.4倍)。DEF和PBO都能使HN-R对久效磷的抗性下降一半(增效比分别为2.2和2.5倍)。HN-R抗性品系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以pNA为底物)和酯酶活性(以a-NA为底物)分别为HN品系的6.5倍和1.6倍。因此,在HN-R抗性品系中至少存在2种代谢抗性机理,即增强的酯酶解毒代谢(对辛硫磷、久效磷)和多功能氧化酶介导的氧化解毒代谢(对3种拟除虫菊酯、久效磷)。本研究表明,在田间使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混剂可能同时选择出多种代谢抗性机理,从而导致广谱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30.
生猪“高热病”传人,给养猪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监测,采用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了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