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1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涉及6个区县、12个乡镇的480家农户对10种不同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调查,利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分析软件,将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以期探讨科技进村入户的途径和方式,并结合客观实际总结提炼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一、做法及成效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发挥农业机械的技术支撑优势,早稻实现秸秆全部机械切碎还田,晚稻鼓励秸秆机械切碎还田、大力推广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实现了提高土壤地力、增加粮食产量、增加秸秆利用收益、禁止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目的,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水稻秸秆机械切碎还田培肥地力增加粮食产量除打捆离田的区域外,赫山区全年全区早、中和晚三季水稻的种植大田全部实行机械切碎还田。  相似文献   
10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9年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害虫,在灯诱监测过程中,草地贪夜蛾成虫易与旋歧夜蛾Anarta trifolii(Hufnagel)、陌夜蛾Trachea atriplicis(Linnaeus)、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Linnaeu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4种夜蛾的成虫混淆。本文通过制作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翅面颜色、斜纹位置和长度、顶角特征等有助于几种夜蛾的区分,此外,前足基部明显膨大也是识别草地贪夜蛾的关键特征。草地贪夜蛾的雄性外生殖器容易与斜纹夜蛾的混淆,与其他两种有明显区别。掌握关键分类特征,可以准确识别上述5种夜蛾,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以牛蒡根为发酵基质,初步探究灵芝固体发酵所获菌质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定氮仪等测定了牛蒡根原药材和牛蒡根灵芝菌质中多糖、总三萜酸、总黄酮、核苷及蛋白质含量,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根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多糖含量由9.94%降低至2.76%,总三萜酸含量从无升高至0.14 mg·g-1,总黄酮含量由3.47%降低至0.34%,4种核苷总量由861.05μg·g-1升高到1 113.49μg·g-1,且新合成了腺苷,蛋白质含量由13.38%升高至17.28%。HPLC指纹图谱显示牛蒡根在灵芝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灵芝固体发酵使牛蒡根多糖和黄酮含量降低,核苷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并新产生三萜酸和腺苷,具有明显的生物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高羊茅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建立高羊茅愈伤组织再生系统,以猎狗5号、沸浪和交战二号为试材,通过选用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2,4-D的诱导浓度、去除胚乳等方法对高羊茅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以CC培养基为最适基本培养基,2,4-D的最佳诱导质量浓度为8mg/L。去除胚乳可使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大提高,愈伤组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改善,在愈伤组织的分化及生根培养中,6-BA的最佳质量浓度为2mg/L,对于猎狗五号愈伤组织,其分化和生根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而沸浪和交战二号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NB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过瘤胃脂肪酸对羊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定不饱和脂肪酸种类、过瘤胃处理方式、添加量3个试验因子,以羊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过瘤胃处理方式对羊肉中脂肪酸含量及比例的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A3B3C2,即添加2%亚麻酸钙时,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比例最佳,羊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7.
将18只雌性6周龄B6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白介素-2 (IL-2)及IL-18,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双调蛋白(AREG)免疫组织化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相关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肺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MLN)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百分比,探讨小鼠间质性肺病(ILD)模型中ILC2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小鼠肺部病理呈典型ILD样改变;试验组血清中AREG、IFN-γ和IL-17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肺脏、脾脏、MLN中ILC2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脏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REG的表达明显增多。这一研究提示联合注射一定剂量的IL-2和IL-18可导致小鼠ILD样病理变化, ILC2可能参与该动物模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8.
以芳樟195#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接种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芳樟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提高了芳樟的SOD、POD、CAT、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更加有效地消除了自由基、降低了MDA、保护了细胞膜的活性。在微生物菌剂的作用下,增强植株体内的保护酶活性,提高芳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性,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9.
应用高速离心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肠杆菌细胞裂解液中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活性物质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青枯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μg/ml、5μg/ml、0.625μg/ml、0.625μg/ml、1.25μ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5μg/ml、5μg/ml、1.25μg/ml、2.5μg/ml、2.5μg/ml;化学法和质谱法进行成分鉴定的结果证明该抗菌活性物质为生物碱;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抗菌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和不良影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抗菌活性物质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菌天然产物,具有可替代抗生素类药物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植物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所采取的措施,以供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