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8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6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2.
海陆杂种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陆杂种棉在生物学性状上表现诸多优势,比如结铃性优势,纤维品质性状表达优势,光合作用效率优势以及抗旱、耐瘠、抗病虫等抗逆性优势;但也存在不孕籽多、铃小、较晚熟等突出问题。克服存在的缺陷,发挥其独特的杂合优势,将为海陆杂种棉的开发利用提供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3.
转基因抗蚜虫棉花新种质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外源抗蚜基因导入棉花的研究结果,温室内苗期共检测出75棵抗蚜单株.应用PCR技术对其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70个样品出现阳性扩增,阳性扩增率为93.3%.与受体品种相比,转基因抗蚜棉单株蚜虫着生量仅为受体品种的20%~50%,蚜害指数减退率分别比受体品种减少65.13%~82.23%,表明转基因抗蚜棉大田期的抗蚜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4.
2004-2005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参试品系(种)共16个,分别为中杂04-1、湘S-26、泗抗1号、鲁棉研16号、楚杂408、欣杂3号、DPH37B、南抗9号、JZHR9999、C19、鲁1138、泗杂3号、苏优603、宛98、亚华棉3号和中001,以湘杂棉2号为对照。2005年参试品系(种)共27个,分别为湘S-26、中001、中杂04-1、楚杂408、南农028、CAU杂048、中CJ03B、川杂15、MRY9、苏抗2102、银抗8号、荆杂01-80、TZ6002、创杂21号、南抗7号、丰0508、RDS-1、宛棉802、EZ-51、泗阳212、20-9F1、楚04-12、奥棉1号、绿亿棉12、皖杂8号、4105-2和95-9,以湘杂棉2号为对照。其中湘S-26、中001、…  相似文献   
95.
2003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国家级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是在接近大面积棉花生产的条件下,对在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品种的丰产性、抗病虫性、适应性和其它农艺性状作进一步鉴定,为国家棉花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转iaaM基因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iaaM基因的种质IF1-1为杂交亲本,对F2近等基因系统的相关分析显示:iaaM基因与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长度整齐度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伸长率存在非显著负相关;与断裂比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但iaaM基因与衣分只呈现很弱的正相关。进一步分析iaaM基因对纤维品质性状的隔代相关传递效应,结果表明:iaaM基因对马克隆值的隔代相关效应达显著水平;iaaM基因对纤维长度具有较大的正向相关传递能力;而对其他3个性状——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断裂比强度的隔代相关传递效应不显著,不宜作为育种选择的主要目标性状。由于iaaM基因具有显著降低马克隆值、隔代稳定遗传的特点,且对其他农艺性状无不利相关效应,预期该基因资源将在Ⅰ型高品质棉品种的育种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97.
星杂棉168(原名NZ105)系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1 选育过程 以自主选育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陆地棉种质系DP36与抗虫亲本SY119杂交配组。  相似文献   
98.
亚海陆杂种棉在经济性状方面表现的优势特征如下:植株高度一般无明显竞争优势,但单株结铃数有正向竞争优势,单铃重的竞争优势多为负向;不孕籽率与亚海岛棉亲本相比普遍表现下降趋势;籽棉和皮棉产量的中亲优势皆为正向优势,但竞争优势多为负向优势;霜前花率大多数组合具有正向竞争优势,而僵瓣花率的竞争优势皆为负值;纤维绒长普遍表现正向竞争优势;比强度也普遍具有明显的正向竞争优势;马克隆值的中亲优势虽然多为正向,但竞争优势皆为负向。  相似文献   
99.
杂交棉苏杂118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筛选了217对SSR引物,共有12对引物在两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其中有7对引物在两亲本间扩增出大小不同的带,且这些标记位点在F1中均表现为杂合带,为共显性标记;另外5个引物的F1带型与母本或父本一致,为显性标记。构建杂交棉苏杂118的SSR指纹图谱,为该品种的真伪鉴定和纯度检测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江苏省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不久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