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989年4月9—11日,唐家湾水库从辽宁省汤河水库移植池沼公鱼受精卵500万粒。至1992年,共捕池沼公鱼735kg,采受精卵6000万粒,分别投放在8个水库、湖泊,水面达2126.67公顷。文章就此进行了总结,指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上游植被差的水库,若遇暴雨、大雨,洪水充满整个水库,公鱼会因泥浆堵塞鳃而造成窒息,威胁公鱼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13.
以陕南10种主栽黑木耳品种的营养菌丝为材料进行酯酶(EST)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木耳菌株酶带数为3~5条,且相对迁移率为0.615和0.510处的2条酶带10个菌株都具有,其相似性在0.375~1.000之间。应用NTSYS-pc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耳91和耳268、耳238和耳913的相似性系数为1.000,表明其亲缘较近;耳801和耳238、耳913、国兴1号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375,表明耳801与其他3株菌种的亲缘性关系均较远。研究结果为陕南黑木耳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猪苓菌丝液体培养及富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Fr.)菌丝进行了液体培养及富集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锌添加量为4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量及菌丝体富锌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冈优527高产栽培需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527产量与有机肥,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527高产栽培在密度24万/hm^2条件下,有机肥,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有机肥为13890~16110kg/hm^2,N施用量206.25~220.35kg/hm^2。P2O5施用量125.55~144.47kg/hm^2,K2O施用量139.72~160.28kg/h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 5 2 7产量与有机肥 ,N ,P ,K施用量间的关系 ,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 5 2 7高产栽培在密度 2 4万 /hm2 条件下 ,有机肥 ,N ,P ,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 :有机肥为 13890~ 16 110kg/hm2 ,N施用量2 0 6 .2 5~ 2 2 0 .35kg/hm2 ,P2 O5施用量 12 5 .5 5~ 14 4 .4 7kg/hm2 ,K2 O施用量 139.72~ 16 0 .2 8kg/hm2 。  相似文献   
17.
杂稻组合Ⅱ优406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耐寒恢复系G406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育成的,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Ⅱ优406于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稻晚熟组的预备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621.1 kg/667 m2,比对照Ⅱ  相似文献   
18.
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从全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水稻生产是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因此,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实用技术,特别是现有成熟的,能有效确保品种在生产中高效生产的配套技术,乃是水稻育种和栽培当前和今后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育的优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与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育成了优质两系杂稻新组合两优211。经两年贵州省杂稻区试鉴定,两优211平均每667m^2产量511.5kg,比对照平均增产3.2%。一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每667m^2产量491.1kg,比对照平均增产14.9%。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两优211对稻病有较好的抗性。稻主理化指标测试和食味鉴评结果米质优良,两优211于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中高海拔地区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米及晚3系列的替代组合之一,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杂株类型分析及提纯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360S杂株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是两和核不育系亲本种子纯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采用提纯技术,排除生物学混杂与机械混杂,可以提高不育系种子纯度和F1代种子纯度,并提出了在贵阳和三亚自然光温条件下光温敏核不育系提纯繁殖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