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3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茶叶科学》四十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宗懋 《茶叶科学》2004,24(3):151-152
在庆祝《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也迎来了《茶叶科学》创刊四十周年的日子。双喜临门。在喜庆之余,回首往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2.
茶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饮料,日均世界消费量30亿杯,也是亚洲、非洲、美洲等第三世界脱贫致富的一种经济作物。20世纪以来世界茶叶生产、贸易量持续稳步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20世纪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从20世纪初起,世界茶园面积、茶叶生产和茶叶出口量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滞不前外,其余的年份均呈持续稳步增长。以茶园面积为例,1910—1950年世界茶园面积增加1.44倍(1910年数据未包括中国茶园面积在内);1950—1990年增加87%;1990年以后,茶园面积基本稳定。茶叶产量的增长比茶园面积增长更为显著,195…  相似文献   
83.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4):51-51
为了评价茶叶提取物是否可以作为食品或饮料的防腐剂,作者进行了红茶和绿茶对已知引起食物变质的某些真菌、酵母菌和细菌的抗微生物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4%的茶叶提取物可能对加工的有机食品或饮料的真菌性变质起到防腐作用。4%绿茶或红茶提取物具有最大的抑制效果,但绿茶的抑制效果稍弱于红茶。  相似文献   
84.
从残留量和对品质影响论茶园中农药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使用化学农药对消除茶树病虫害的威胁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对药剂性能认识不足以及使用不当,因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合理地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农药的巨大潜力,本文就药剂残留量和对品质影响以及讨论当前茶园中农药品种的合理选择和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5.
深度学习已经在农作物害虫实时监测的智能识别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识别模型为基础,研究深度学习在诱虫板上叶蝉识别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小贯小绿叶蝉田间种群调查的准确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种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识别、计数方法,首先采用黄色诱虫板诱集小贯小绿叶蝉,利用相机对诱虫板进行图像采集并上传至服务器,然后通过服务器部署的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中叶蝉进行识别与计数。通过算法筛选,确定YOLOv3作为识别算法,用改进后的Soft-NMS代替原来的NMS,用K-means聚类方法计算新的先验框的尺寸,提升YOLOv3对目标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通过田间试验对比诱虫板上叶蝉的真实数量,结果显示优化后识别算法的准确率可达到95.35%以上。本研究验证了诱虫板诱集、目标识别算法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小贯小绿叶蝉田间种群的实时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可为其他具有颜色偏爱性昆虫的实时监测和茶园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基于化学生态学构建茶园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介绍了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虫害诱导茶树挥发物的生态功能、外源诱导茶树抗虫性以及非寄主次生代谢产物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行为调控效果四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茶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体系进行了构建和展望。  相似文献   
87.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唾液蛋白在茶树“叶蝉烧”(Hopperburn)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尚属空白。利用双层膜夹营养液法和自制唾液收集装置采集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的水状唾液;采用SDT裂解法和FASP(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酶解法提取唾液蛋白质;并通过LC-MS/MS质谱对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蛋白质的种类和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中共鉴定到107个肽段、92个蛋白质,按不同功能可分为7类,包括酶类、转运蛋白、离子结合蛋白、调节蛋白、骨架蛋白、其他或非酶蛋白和未表征蛋白。此外,以收集纯化的成虫唾液蛋白质处理机械损伤茶树叶片,并与纯机械损伤叶片、纯唾液处理叶片、血清蛋白处理叶片和虫害叶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叶蝉唾液蛋白处理后的叶片与小贯小绿叶蝉危害叶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48 h均会出现叶蝉烧症状;而其他处理叶片均未出现此类症状。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小贯小绿叶蝉的唾液组成及其与茶树之间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88.
本文归纳近10年来世界茶叶科学研究有以下6个特点:(1)提高茶叶品质是研究的中心;(2)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渗透有所加强;(3)基础研究得到进一步重视;(4)研究方法和手段有明显改进;(5)茶叶研究进一步向产前、产后延伸;(6)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