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篇 |
1篇 | |
综合类 | 26篇 |
农作物 | 234篇 |
园艺 | 2篇 |
植物保护 | 3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22万ha,茶叶产量2004年为79.0万吨,出口量2004年为28.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的产业总产值在350亿以上.茶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尤其是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发展.在新世纪中,茶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无性系的发展、茶叶的安全质量、茶叶的清洁化生产、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品牌问题、茶叶的出口价格问题等.本文主要从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2.
3.茶树育种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在十二年中先后育成茶树新品种三批,经审查登记命名者有台茶1~11号,其中四个品种系由天然杂交集团所选出,七个品种为人工杂种优势选出。这些品种分别经过18~40年的选择培育,其选育程序如图所示。这11个品种均为4~8年生的茶树,其中1~4号每万丛的平均鲜叶产量分别为10002斤、7702斤、7912斤、7786斤,对照种青心大有为7726斤;5~6号每株的一芽二叶总重分别为272.3±61.2克,181.0±24.9克,对照种大叶乌龙为195.7±27.0克;7~11号每万株的年平均鲜叶产量分别为26446斤、15918斤、7184斤、8344斤、6804斤,对照种Jaipuri 相似文献
103.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唾液蛋白在茶树“叶蝉烧”(Hopperburn)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尚属空白。利用双层膜夹营养液法和自制唾液收集装置采集小贯小绿叶蝉成虫的水状唾液;采用SDT裂解法和FASP(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酶解法提取唾液蛋白质;并通过LC-MS/MS质谱对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蛋白质的种类和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中共鉴定到107个肽段、92个蛋白质,按不同功能可分为7类,包括酶类、转运蛋白、离子结合蛋白、调节蛋白、骨架蛋白、其他或非酶蛋白和未表征蛋白。此外,以收集纯化的成虫唾液蛋白质处理机械损伤茶树叶片,并与纯机械损伤叶片、纯唾液处理叶片、血清蛋白处理叶片和虫害叶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叶蝉唾液蛋白处理后的叶片与小贯小绿叶蝉危害叶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48 h均会出现叶蝉烧症状;而其他处理叶片均未出现此类症状。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小贯小绿叶蝉的唾液组成及其与茶树之间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04.
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Thysanoptera:Thripidae)]是茶园重要的区域暴发性害虫,然而田间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严重影响茶叶质量和安全。为筛选适宜有机茶园防治茶棍蓟马使用的药剂,本文评价了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茶棍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生测结果表明,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茶棍蓟马成虫的毒杀活性最高的为6%鱼藤酮微乳剂(2.450 mg/L),其次为10%多杀霉素悬浮剂(3.394 mg/L)、0.6%苦参碱水剂(7.606 mg/L)、0.5%藜芦碱可溶液剂(11.539 mg/L)、0.3%印楝素乳油(15.215 mg/L)、5%天然除虫菊素水剂(25.121 mg/L),而30%茶皂素水剂(518.758 mg/L)对其毒杀活性较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理想的是10%多杀霉素悬浮剂,其750倍液药后1~7 d防效均高于96%;其次是0.5%藜芦碱可溶液剂、6%鱼藤酮微乳剂和0.6%苦参碱水剂,其最高防效均高于90%。综上,10%多杀霉素悬浮剂、0.6%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6%鱼藤酮微... 相似文献
105.
85.不同采摘时间、遮光处理和叶位的茶树新芽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 在茶叶不同采摘时间和其品质成分的关系上,研究表明,头茶的品质成分含量明显高于二、三茶,特别是精氨酸和茶氨酸的含量较高.茶芽中的全氮、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有随着芽梢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但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游离糖含量和水溶性盐及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则随着茶梢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维生素C含量则从采摘中期起逐渐增加,然后又减少.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则随着茶芽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EGC的含量呈增加趋势.无机成分中,磷酸和钾的含量随茶梢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但钙、锰、铝的含量呈增加趋势.铜和锌的含量随茶树芽叶的成熟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6.
107.
《期刊引证报告》 (JCR)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继编辑出版《科学引文索引》 (SCI)之后 ,又出版的另一种新型的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的重要工具。利用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 ,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 ,引用频率等情况。自问世来 ,一直在开展科研管理和科学评价期刊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按照JCR的模式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CCR)。 (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的扩刊版是以 1998年2 6 4 8种中国科技期刊的引文数据为依据 ,用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基… 相似文献
108.
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总结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治从传统防治到化学防治,再到绿色防控和生态调控理念引入的发展历程,解析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的内涵,介绍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农业防治各项技术,提出应合理选用和精准使用农药,进而提出目前我国茶园绿色防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园用农药制剂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的检测方法。APEOs经Waters-BEH 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源(ESI+)条件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外标法定量。APEOs(n=3~20)在水剂、水乳剂、悬浮剂、乳油、颗粒剂和可湿性粉剂中的基质标准曲线在0.047~1503.6 mg·kg-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6 1~0.999 9;在0.5~1 503.6 mg·kg-1添加范围内,添加回收率为83.8%~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13.7%,LOQ为0.5~150.4 mg·kg-1。测定的51种茶园农药制剂中,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s)百分数含量均低于0.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质量分数为ND~32.1%,检出率90.2%,NPEOs在茶园用农药中应用普遍。 相似文献
110.
再谈乙酰甲胺磷在茶叶生产上的推广使用 兼与李宁尔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80年第4期刊载“两种农药的使用问题”一文后,菱湖化工厂李宁尔同志写了不同意见的文章,认为乙酰甲胺磷在茶叶生产上“大有前途”(载《茶叶》82年第1期)。特就此问题与李宁尔同志商榷。一、什么样的农药适合于茶园应用。农药对茶树主要病虫的防效是选择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对茶树这样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