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13篇 |
12篇 | |
综合类 | 78篇 |
农作物 | 43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17篇 |
园艺 | 18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5种灌木绿化树种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银木、榆叶梅、珍珠梅、红瑞木、连翘5种灌木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的研究比较结果表明:5种灌木树种的叶片生长,主要表现在叶片的加厚生长,叶面积的增大不占主要地位;因气温的变化光合特性在不同树种之间存在差异,随着气温降低,金银木、连翘的光合能力和光合潜力逐渐加强,而珍珠梅、榆叶梅、红瑞木则随着气温降低和光照减弱,其光合能力逐渐瓦解. 相似文献
72.
73.
74.
旨在探究酰基载体蛋白在植物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传统PCR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一个线粒体型基因,命名为AhmtACP3。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基因的表达特性。该基因全长为85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390 bp,开放阅读框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为543 bp,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该基因编码12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4.5345 k D,理论等电点为5.22,可能定位于线粒体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花生线粒体型ACP蛋白分成2个分支:AhmtACP1和AhmtACP2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AhmtACP3亲缘关系较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mtACP3基因在花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其次是子叶和根。AhmtACP3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5.
76.
为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花生籽仁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以高油酸、中油花生品系F18和低油酸、低油花生品种‘鲁花6号’为材料,对下针后10、30、40、60 DAP(days after pegging)的花生种子进行表达谱芯片测序。结果表明,130、3556、2783个基因分别在30、40、60 DAP时期差异表达。GO注释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肪酸合成和光合等代谢进程中,其中FAB2、FAD2、WRI1等主要参与油酸的积累,参与光合作用的基因均为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全部上调表达。代谢通路图结果表明,籽仁发育的40 DAP和60 DAP时期,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基因均上调表达。研究结果为花生油脂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花生品质改良贡献了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77.
78.
为了给防治青脆李果斑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发展化学防治技术,本文鉴定了青脆李果斑病致病菌种类,也筛选了有效抑制病原菌药剂。通过对青脆李带病果实组织分离、对病菌进行鉴定和致病力评价及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对健康的金脆李、青脆李、青萘李、半边红李以及脆红李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均致病,其菌株may8对果实致病力无明显差异,但在叶片和枝条上致病力表现不同,即对青脆李叶片和青萘李枝条致病力最强,而对半边红李叶片和半边红李枝条的致病力最弱。15种杀菌剂中烯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杀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971 μg·mL-1和0.4099μg·mL-1,可以进一步用于田间的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79.
铁线莲‘Multi-Blue’不定芽及体细胞胚发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Multi-Blue’铁线莲的幼叶、茎尖、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发现外植体来源以茎尖为最优,基本培养基以低盐的1/2MS为最佳。茎尖在附加0.5 mg·L-1TDZ+0.01 mg? L-1NAA+2%蔗糖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芽增殖率达200.8%,且幼苗长势健壮。茎尖在附加0.8 mg· L-1TDZ+0.5 mg· L-1NAA+2%蔗糖的1/2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可形成淡黄色块状至颗粒状愈伤,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可逐渐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可达60%,进而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