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在校学生人数也持续增加,高校教材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种形势下,就必须要推行教材管理的信息化。现在网络已经相当普及,这是推行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有利的条件,很多高校教材管理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着手构建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系统,有效地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花生籽仁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以高油酸、中油花生品系F18和低油酸、低油花生品种‘鲁花6号’为材料,对下针后10、30、40、60 DAP(days after pegging)的花生种子进行表达谱芯片测序。结果表明,130、3556、2783个基因分别在30、40、60 DAP时期差异表达。GO注释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肪酸合成和光合等代谢进程中,其中FAB2、FAD2、WRI1等主要参与油酸的积累,参与光合作用的基因均为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全部上调表达。代谢通路图结果表明,籽仁发育的40 DAP和60 DAP时期,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基因均上调表达。研究结果为花生油脂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花生品质改良贡献了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3.
假设检验在土地整治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市新一轮的土地整治(2011-2015年)为契机,选取了渝北区、长寿区、璧山区、忠县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学者在土地整治效益评估上的研究,将土地整治效益分为土地整治经济效益、土地整治社会效益和土地整治生态效益三大内容,构建适用于渝北区、长寿区、璧山区、忠县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估模型,并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对土地整治前后效益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检验.实现统计学与土地科学两门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填补假设检验在土地科学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4.
通过七星景区观赏植物解说台历的设计与制作,将景区观赏植物的解说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便携式旅游解说媒介,让游客在游玩七星景区各大景点的同时,认识和观赏七星景区内的花草树木,从而让更多的游客朋友来了解植物、喜欢植物、保护植物。文章介绍了运用Photoshop软件设计和制作景区观赏植物解说台历的方法和过程,希望对促进桂林旅游解说系统的完善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5.
曹维金  陈娜 《农业机械》2011,(17):48-51
用溶剂浸出法、索氏抽提法和氯仿-甲醇法提取分离对罗勒子油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以出油率作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氯仿-甲醇提取法的油脂提取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为15.00%,并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提取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将罗勒子油经甲酯化处理,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脂肪酸成分,鉴定出亚油酸、油酸、棕桐酸、硬脂酸、肉豆蔻酸、亚麻酸等17种化合物。归一化结果表明:其中主要存在着4种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分别为亚麻酸(53.88%)、亚油酸(22.16%)、油酸(13.798%)、肉豆蔻酸(5.94%)。  相似文献   
66.
DREB类蛋白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亚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抗性调控中具有重要功能。为了挖掘花生逆境胁迫相关功能基因AhDREB3,从已公布的花生基因中找到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3(AhDREB3)的编码基因全序列,做编码蛋白的进化分析。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下及对外源ABA响应和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DREB3基因在花生的叶片和根中对低温没有响应,对高盐(叶片和根)和干旱(根)胁迫有较大响应,说明它可能参与了花生对高盐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调控。此外,AhDREB3基因的表达在花生叶片和根中对外源ABA响应变化小,暗示了该基因在花生中可能通过不依赖于ABA的方式起作用。  相似文献   
67.
环境胁迫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并研究花生中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对深入解析花生响应胁迫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花生果腐病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并克隆得到花生基因AhMAPK14,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hMAPK14...  相似文献   
68.
Fe2+对水稻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冷浸田土壤亚铁毒害,研究了土壤-水稻-亚铁-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外加Fe2+ 不同处理水平 (0、 100、 200、 400、 800和1600 mg/kg) 对水稻苗期和分蘖期相关生理指标、 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含一定亚铁本底(207.77 mg/kg)的正常稻田土壤中,外源性Fe2+的加入将逐步抑制水稻生长、 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外源Fe2+浓度达100 mg/kg后,水稻的株高、 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 水稻叶片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SPAD值)、 脯氨酸含量、 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则显著增加,表明外源Fe2+浓度100 mg/kg 是本研究条件下外源Fe2+ 对水稻生长产生显著毒害影响的临界点; 同时随外源Fe2+浓度的增加, 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土壤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三大基础菌系总量(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功能菌系总量(氨化细菌、 固氮菌、 纤维分解菌)、 铁还原菌总量总体是先快速下降,后逐渐平稳降低。 半效应浓度EC50分析表明,外源Fe2+浓度100 mg/kg 为多数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基础菌系总量、 功能菌系总量、 铁还原菌)EC50变化的临界值; 体系中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和水稻生长指标的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表明供试土壤亚铁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亚铁对土壤-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同步影响的结果。综上结果可知,外源Fe2+浓度100 mg/kg为导致供试土壤中水稻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到显著负效应的临界值,进而推知,本研究所用土壤对水稻生长和微生物活性的亚铁毒胁迫临界浓度约为300 mg/kg(含本底), Fe2+含量超出该浓度时,需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控制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69.
在我国,随着人们对花生油需求量的增加,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病虫害的出现常常导致花生田大量减产减收,给种植户带来了难以预计的损失。为了进一步促进花生的增产增收、满足人们对花生供求的需要,做好花生田间病虫害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0.
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发生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茎尖为外植体,在特定条件下诱导产生拟原球茎,进一步培养形成幼苗。结果表明:原球茎最优诱导培养基为1/2MS(Murashige and Skoog)+ 0.5 mg·L-1 6-苄基嘌呤(6-BA) + 0.05 mg· L-1萘乙酸(NAA) + 0.1 mg·L-1激动素(KT) + 1.0 g·L-1水解乳蛋白(LH)。复合添加物的试验表明,土豆汁对拟原球茎(PLBs)的增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的解剖学研究表明:拟原球茎是由位于顶端分生组织下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胚性细胞发育而来。外植体接种后20 d左右外植体基部开始膨大,40 d左右出现肉眼可见的乳白色突起,这些突起逐渐增大,成为圆形至卵圆形的乳白色拟原球茎。在条件适宜的拟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拟原球茎边缘的薄壁细胞继续脱分化,进一步发育形成球形的细胞团,可继续形成突起,使拟原球茎不断增殖。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