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养猪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生产门类。近几年来,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在我县纷纷涌现出来。他们改变了传统的饲养方式,而致力于发展牲猪商品化生产,大部分养猪大户还着眼于良种繁殖,实行“自繁自养”,这无疑是一种科学的举措。 1 主要问题 实行“自繁自养”,既可减少猪场疫病流行,又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养猪大户实行“自繁自养”,说明其业主有一定的科学养猪知识和管理才能,这应予以肯定。但  相似文献   
32.
黄梅县首批引进、饲养的北极狐的后代即将进入市场,标志着北极狐在黄梅县养殖获得成功.1996年11月,在县科委的组织带领下,  相似文献   
33.
我国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兼论黄淮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郭焕成,陈佑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100101)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受到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  相似文献   
34.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粮食产量变化的周期,并根据主要周期对未来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6年、9年、13年、18年和24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且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即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此外,根据小波方差发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显著的9年、13年、18年和24年的主要周期,并以24年的周期尤为显著;最后综合5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无论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上,在未来几年内,黑龙江省将走出粮食增产时期,而进入粮食减产时期。  相似文献   
35.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对耕地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为明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目的与效果及其对耕地数量的影响,根据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从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模式及土地整理政策建议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主导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进一步明确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以便增加耕地数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
为提高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精度,利用GIS技术,将作物生产力逐步衰减模型与ArcGIS空间分析中GRID建模相结合,建立了作物生产潜力模型,并利用空间插值技术和辅助信息对估算光温-气候-土地生产潜力所需的气象和土壤要素等进行了重点模拟.其中,采用多元回归+残差内插方法,对吉林省气象站点观测的温度和降水数据进行了空间模拟;将...  相似文献   
37.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乡交错带的空间变化剧烈。本文分析了前人对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的相关研究,从划分指标角度提出城乡交错空间界定的三个主要方面:城市发展、人口角度、综合分析;归纳了城乡交错带空间界定研究具有:研究区域突出、研究方法较少、数据差异较大、深入研究不足等特征;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首次提出在传统的“3S”:GIS、RS、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合理的与二小“2S”: Statistic、Survey相结合,形成一个数据来源丰富,完善,处理技术先进的“5S”体系的理念。  相似文献   
38.
中国农村居民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对农村居民点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量文献对这种变化进行了阐述,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研究结果:根据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关农村居民点问题、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他有关农村居民点的研究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进展。.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研究的理论体系还需完善,空间分布提取方法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方法尚需整合。  相似文献   
39.
鸡、鸭、鹅蛋同机孵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鸡、鸭、鹅三禽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已为众所周知,而三禽蛋各自的胚胎发育,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要把三禽蛋同时纳入同一机内孵化,可行性如何?我们尚未见有类似的试验和报导。为了发展水禽生产,抓住春孵时机,充分挖掘机械潜力,探索鸡、鸭、鹅蛋同机孵化(下称三蛋同孵)的可行性,我们在1985年4月12日至6月8日期间,于我局所承包的抱房,先后对三种蛋进行多批次同机孵化试验,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存在指标缺乏表达农民意愿及生态限制性因子的缺陷,应用基于生态限制性因子指标体系开展了中国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粮食安全政策导向情景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亚湿润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的局部地区,占地37×104 km2;在生态环境政策导向下,荒漠化地区土地耕作适宜性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南部、西藏南部、新疆北部的局部地区,占地约26.9×104 km2;由于政策导向的不同,宜耕减少地区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东部和西藏南部的局部地区。该研究为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