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22篇
  20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以垦粘1号、苏玉糯1号和苏玉糯5号为材料,研究了拔节期追氮量(N 01、50和300 kg/hm2)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结果看出,播期、品种和拔节期追氮量单因素及其互作对淀粉胶凝和回生主要特征值存在显著影响。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征值在拔节期追氮150 kg/hm2时和秋播条件下较优,即原淀粉具有较低的峰值温度、较高的热焓值,回生淀粉具有较低的回生值,且以垦粘1号表现较好。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征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回生值分别与回生淀粉的热焓值、原淀粉的终值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0.01)和0.47(P0.05);原淀粉的热焓值与峰值指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P0.05),与原淀粉峰值温度、回生淀粉的终值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P0.05)和-0.52(P0.05);回生淀粉的热焓值分别与回生淀粉起始温度、终值指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P0.05)和0.66(P0.01)。综合考虑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趋势,以秋播糯玉米淀粉在拔节期追N 150 kg/hm2处理下较优。  相似文献   
12.
生长秀节对糯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8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分析了淀粉在春季和秋季的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生长季节不影响淀粉的结晶类型,供试糯玉米淀粉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均表现出典型的“A”型衍射特征。然而,淀粉的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在生长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和春季糯玉米淀粉相比,秋季糯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尖峰强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糯玉米淀粉的回复值较低,且秋季糯玉米淀粉显著低于春季糯玉米淀粉。淀粉的结晶度、尖峰强度和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结晶度和各尖峰强度呈两两显著正相关。结晶度和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85),和谷值黏度、糊化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55),和回复值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49)。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生长季节中的变化主要由淀粉晶体结构(结晶度和尖峰强度)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3.
拔节期追氮量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明确拔节期追氮量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以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垦粘1号和苏玉糯1号)为材料,研究拔节期追氮量(0、150和300 kg?hm-2)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拔节期追氮量、播期和品种单因子及其互作对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影响。总体上,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在拔节期追氮150 kg?hm-2处理和秋播条件下较优,即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短的峰值时间和较高的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且这些指标以苏玉糯5号表现较好。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两两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这4项特征值与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负相关,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极显著正相关,回复值和终值黏度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考虑在不同播期下拔节期追氮量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秋播糯玉米粉在拔节期追氮150 kg?hm-2下糊化特性较优,即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短的峰值时间和较低的糊化温度。  相似文献   
14.
玉米胚乳淀粉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在食品及工业上的不同用途取决于其独特的理化特征及淀粉结构。对理化特征及淀粉结构进行调控需要了解淀粉的合成途径。目前,相关研究认为玉米淀粉的合成主要受四类关键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淀粉合成酶,SS;淀粉分支酶,SBE;淀粉去分支酶,DBE)的同工酶协同控制。由于同工酶的活性不同,以及编码基因的突变,使淀粉形成特殊结构,具备不同用途。本文综述了玉米淀粉合成中四类主要的关键酶的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淀粉改良的相关途径,并讨论了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灌浆结实期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灌浆结实期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利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研究灌浆结实期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0%、75%和60%,分别代表水分过量、正常和亏缺)对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中,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水分亏缺使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表明,热焓值和终值温度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在水分亏缺时较高,且水分过量或亏缺均导致样品回生值增加。苏玉糯5号籽粒淀粉平均粒径和直径>17 μm淀粉粒比例在土壤水分正常时较低,而渝糯7号恰好相反。最大吸收波长在水分正常时最低,水分亏缺时最高。碘结合力和结晶度苏玉糯5号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小,渝糯7号在土壤水分亏缺时碘结合力较高而结晶度较低。【结论】灌浆结实期土壤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水分亏缺时较低的结晶度和较高的碘结合力导致糯玉米粉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低,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回生值较高。水分正常时,籽粒加工品质较优(高峰值黏度与崩解值,低回生值)。  相似文献   
16.
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量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国家南方区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单因素及其互作对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有显著影响。基肥配施对糊化特征值(崩解值除外)的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氮处理。基肥配施处理下,氮磷钾均施时糯玉米粉糊化温度适中,其它糊化特征值较高;随着拔节期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升后降趋势,回复值逐渐增加,糊化温度相对稳定。秋播糯玉米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较高,回复值、崩解值和糊化温度较低。与渝糯7号相比,苏玉糯5号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崩解值,较高的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相关分析表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且回复值与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显著正相关。【结论】糯玉米生产中,秋播处理下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适量追氮,可调优糯玉米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氮肥运筹对“二旱一水”玉米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3~1994年,在江苏吴江对“二旱一水”玉米采用不同氮肥运筹方式研究其对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水平22.5kg/667m2条件下,基肥、穗肥、粒肥运筹以45:45:10或30:60:10的比例产量高.主要是促进了壮苗早发,使群体植株各叶尤其是倒9~7叶更好地生长,在吐丝期获得较高的适宜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势,促进壮秆形成减少空秆,提高总粒数,增加粒叶比而高产.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淮安市玉米生产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相应对策,如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新技术、实行区域化种植等,以期促进淮安市玉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近年育成的31个糯玉米(Zea mays L. ceratina Kulesh)品种为试材,对其氮肥吸收利用率(RE)、氮肥生理利用率(PE)、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以收获鲜穗、鲜籽粒或成熟籽粒为目的,其AE、RE、PE和PFP均存在显著差异。聚类结果显示,无论收获产品是鲜穗、鲜籽粒还是成熟籽粒,属于高产、高氮肥利用效率(NUE)的品种有6个,即凤糯2146、京科糯267、京科糯218、粤白糯1号、SW42和SAUWX02。与其他品种相比,这6个糯玉米品种的鲜穗、鲜籽粒和成熟籽粒的平均产量分别高17.9%、18.1%和28.6%,平均AE分别高45.2%、50.2%和64.7%,平均RE分别高35.1%、35.1%和36.7%,平均PE分别高4.5%、9.7%和20.3%,平均PFP分别高17.9%、18.1%和28.6%。相关分析表明,提高糯玉米氮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植株体内的运转率有利于NUE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糯玉米10个自交系为材料应用p+q+2pq交配设计组配了50个杂种,研究了淀粉RVA的7个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淀粉RVA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以回落值的变异最大,最高的杂种达249 cP,最低的仅为122.33 cP;变异最小的是糊化温度,最高的为79.5℃,最低的为76.92℃;(2)所有性状之间的差异均杂种大于亲本,且峰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3个性状杂种平均数高于亲本;(3)沉降值存在显著的超中亲优势,峰值黏度和回落值仅存在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均无杂种优势;(4)杂种与双亲淀粉RVA黏度性状之间的关系因性状而异,其中在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四个性状上,杂种与母本、中亲值RVA参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余三个性状则因组合的不同而异,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