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12.
从普查结果看我国水稻品种品质的现状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水稻的品种和品质与稻作行业的质量和效益直接相关 ,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的收入。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稻作行业的基本情况 ,摸清我国水稻品种与品质的现状 ,从而为调整我国水稻品种结构、改善我国稻米质量、提高稻作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 ,我们于2000年开展了对全国水稻品种与品质的普查工作。一、基本情况普查工作于2000年7月开始 ,到2001年2月结束 ,前后历时8个月。我们先后派出12个工作小组 ,赴全国26个省 (市、区 )水稻种植地区 ,拜访各地有关的… 相似文献
13.
面向市场加大力度提升品质——对新世纪初我国稻米产业发展对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承担并完成了2000年全国水稻品种及其品质普查工作。对所征集的27个省份935个品种1109份样品的品质测定结果分析表明 ,目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状态仍不尽人意。依据国家标准GB/T17891-1999《优质稻谷》中的7项品质指标评价 ,优质等级占样品数的比例仅为10.6 %。结合普查中对水稻行业相关情况的调研和与稻区业内人士交流所形成的有关认识的基础上 ,我们对新世纪初 ,我国稻米产业发展对策形成了以下思考。一、对当前我国稻米产业基本现状的认识水…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水稻品质性状变异特性及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对来自全国各地的8 390份稻米样品按籼型常规稻、籼型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进行分类,并对其品质性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常规稻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略高于杂交稻。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较小,垩白米率、透明度和垩白度的变异系数较大。(2)粳稻的品质优于籼稻。垩白、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籼稻品质改良的重点,垩白和整精米率是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3)籼型杂交稻的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除垩白外,其他品质性状达到优质米一、二级标准的比率均较高。(4)籼型常规稻的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呈两极分布,籼型常规稻中米质较优和较差的样品比例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19.
为研究食味仪测定的稻米食味值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用日本佐竹公司生产的食味仪(RCTA-11A)测定了48份粳稻稻米的食味值,利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对稻米食味值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食味值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蛋白质含量、质量指数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以及食味值与精米率、长宽比、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食味值与蛋白质含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795**和-0.788**。食味值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78.46+0.29X2+2.79X4-10.97X5-1.52X8+0.61X11-3.84X12(X2、X4、X5、X8、X11、X12分别为精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通径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对稻米食味值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透明度和长宽比。并对粳稻稻米食味的遗传改良和选择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育成糯稻品种的品质及其优质达标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中国近代育成糯稻品种的品质状况和改良重点,为中国糯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农业部NY/T83-1988《米质测定方法》,分析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育成的570份糯稻品种的米质及其优质达标率。【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570份糯稻品种7项米质性状的平均值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米Ⅲ级标准,优质达标率为64.4%—97.9%,平均81.9%。7项米质性状全优的糯稻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5.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1-2007年3个不同时期的育成糯稻品种其7项米质性状的平均优质达标率分别为81.5%、81.0%和84.3%;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2001-2007年的育成糯稻品种,其糙米率、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6.0%、11.8%和13.4%,表明2001-2007年育成的糯稻品种的品质优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育成的品种。分析同时指出,整精米率在3个时期的优质达标率分别为71.0%、58.3%和62.9%,均低于其它6项米质的优质达标率;品种类型上,籼糯稻品种的品质一般逊于粳糯稻,应引起重视;就稻区而言,华中和北方稻区糯稻品种的品质优于西南和华南稻区。【结论】本研究认为,近25年来中国糯稻育成品种的品质总体优良,但其品质改良仍需加强,进一步提高整精米率,是糯稻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