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黄47(原名中作00-68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系D90为母本,美国引进品种Williams的库尼兹胰蛋白酶抑制剂近等基因系Ti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万媛媛  闫淑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93-4894,4897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组合分析和战略研究。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产品的物流业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发挥在交通、生产、劳动力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克服信息机制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劣势,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发展区域名、优、特产品,实现农产品物流向高效、迅捷、快速、便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中黄3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缺失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高产、优质、 抗花叶病毒病( SMV)的高代材料ti15176作母本,美国引进优良品种Century近等基因系、脂肪氧化酶缺失的优质 材料Century - 2. 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未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 PAGE)技术及等电聚焦聚丙烯 酰胺凝胶电泳( IEF - 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胰蛋白酶抑制剂( Ti) 、脂肪氧化酶(Lox)进行缺失检测及多年辅助选 择育成。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蛋白质品质优异% 缺失Ti和Lox2) 、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4.
空间环境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品质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3个大豆品种中黄28、中黄29、中黄31为材料,调查了空间诱变后代SP1、SP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检测SP2、SP3种子的蛋白质组分(11S/7S球蛋白)、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等品质性状分析检测,以为利用空间诱变技术改良大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大豆品种对空间环境的反应敏感性不同,中黄28和中黄29的SP1代分别获得3株和12株变异株,变异率分别为0.417%和1.667%,而中黄31的SP1代没有发现变异植株,且中黄28的2株(01-SP2-1、01-SP2-2)和中黄29的5株(02-SP2-2、02-SP2-5、02-SP2-6、02-SP2-7、02-SP2-8)变异株在SP2代发生性状分离;空间环境使大豆11S蛋白亚基发生变异,SKTI基因发生突变。空间诱变既可改良农艺性状,也可改良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中黄37(原代号中作01-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高代品系958020为母本,早熟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不同定位方法,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豆异黄酮主要组分进行QTL定位研究,为大豆异黄酮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异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鲁黑豆2号(3 697.24 μg•g-1)和南汇早黑豆(1 816.67 μg•g-1)为亲本构建的F5∶7-8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分析RIL群体的SSR标记多态性,结合HPLC法鉴定异黄酮主要组分含量。【结果】绘制了一张包含161个多态性SSR标记,全长3 546.54 cM的大豆遗传连锁图谱。利用ICIMapping 3.2软件的ICIM、IM和SMA 3种定位方法,共定位到4种环境下与异黄酮主要组分相关的14个QTL。【结论】3个标记区间在多个环境和多种定位方法下均被检测到,分别是Sat_003—Satt306、Satt070—Satt122和Satt571—Satt270。  相似文献   
17.
大豆脂肪酸主要组分含量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黄13×中黄20的100个BC2F2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31个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为2157.3 cM,平均遗传距离为16.5 cM,涵盖了大豆的20个连锁群。利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BC2F2、BC2F3和BC2F4回交群体的脂肪酸主要组分含量,采用IciMapping 3.3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QTL,共检测到5种脂肪酸组分相关的QTL 26个,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相关的QTL分别为5、5、7、5和4个;3个区间在不同年份被检测到与同一脂肪酸组分相关,sat_294~satt228连续3年被检测到与棕榈酸含量相关,sat_253~satt323和sat_292~satt397连续2年被检测到与油酸含量相关;4个区间被检测到与2种脂肪酸组分相关,其中sat_294~satt228与棕榈酸、油酸相关,satt308~sat_422与硬脂酸、亚油酸相关,sat_292~satt397与油酸、亚油酸相关,satt374~satt269与油酸、亚麻酸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豆籽粒中脂肪酸组分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脂肪酸组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的5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索氏抽提法、改良的籽粒直接甲酯化法和豆粉直接甲酯化法3种方法处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分析大豆5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组分含量,并对3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籽粒直接甲酯化法简便快捷,适用于低世代的单籽粒或半籽粒的样品量...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豆脂肪酸主要组分进行QTL定位,为大豆脂肪酸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中黄13×东山69回交导入系群体BC2F2的100个家系为材料,分析回交群体的SSR标记多态性,结合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脂肪酸主要组分含量。构建了一张包含130个SSR标记的大豆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2433.29cM,包含19个连锁群,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8.86cM。共检测到与5种脂肪酸含量相关的QTL47个,其中有21个QTL被重复检测到;QTLqFA-C2-4、qFA-D1b-1、qSA-J-1和qFA-O-1连续3年均被检测到。其中QTLqFA-C2-4检测到与亚麻酸相关,QTLqFA-D1b-1和qSA-J-1均与硬脂酸相关,而QTLqFA-O-1同时检测到与油酸和亚油酸相关。QTLqFA-C2-4、qFA-D1b-1、qSA-J-1和qFA-O-1是本研究中新发现的QTL。此外,QTLqFA-D1a-1和qFA-C2-4是定位到的与多种脂肪酸相关的新QTL。  相似文献   
20.
大豆耐盐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利用耐盐品种与盐敏感品种配制杂交组合,根据后代耐盐性的分离表现,研究大豆耐盐性的遗传方式。耐盐×耐盐组合F1、F2及F3代仍表现耐盐;敏感×敏感组合F1、F2及F3代均表现对盐敏感;耐盐×敏感及其反交组合,F1代表现耐盐,F2代耐盐和敏感植株分离比率为3∶1。F2代耐盐株衍生的F3代品系中,纯合耐盐株系和耐盐性分离株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