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7个黑莓品种在四川雅安的生长结果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田间生物学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引种到四川雅安的黑布特(Black Butte)、宝森(Boysen)、纳瓦好(Navaho)、欧拉里(Ollalie)、酷达(Kotata)、沙尼(Shawnee)和阿拉好(Arapaho)等7个黑莓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丰产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品种均能较好地适应雅安的生态环境;产量和品质等综合表现以阿拉好最好,宝森其次,这两个品种可在雅安及气候相似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2.
桃新品种的低温需求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四川省内江市的13个桃新品种进行了低温需求量研究,所选的桃品种在当地都能满足其低温需求量要求。以0~7.2℃作为模型测得13个品种低温需求量均低于600小时,能够满足当地的低温需求量要求。其中低温需求量最高的为中桃3号,需要508小时,低温需求量最低的为油桃旭日,需要191小时。满足当地低温需求量且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初选品种为台农甜蜜、海峡佳丽、中桃2号、中桃3号、极早518和90-1-44。  相似文献   
23.
以水培法测定了成都地区2008—2010年3年的桃需冷量,统计了两个完整年度的7.2℃模型、0~7.2℃模型、犹它模型3种模型秋冬季需冷量累积量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成都桃自然休眠期的结束时间差异很大,最早在12月上旬,最晚在2月下旬,大部分桃品种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结束自然休眠。需冷量累积数据分别用3种模型统计比较,前两种模型计算不同起始时间与已报道数据的比较,发现成都地区桃需冷量的较好计算模型是以低于7.2℃温度为起始时间的0~7.2℃模型。在此模型下统计和分析了引种桃来源地需冷量范围。  相似文献   
24.
鸟害已严重危害到世界各地果园的生产,极大减少果园产量,降低了水果品质,严重影响到果农收入。文章阐述四川主要梨产区果园内,对梨果造成危害的主要鸟种类及其危害特点,并梳理出了现有可行的防控措施,提倡各梨园轮换或综合利用,包括:果实套袋、梨园养鹅、人工驱鸟、置物驱鸟、声音驱鸟、气味驱鸟、智能驱鸟、设置防鸟网或隔离网以及利用蔗糖驱鸟等,针对目前鸟害严重但又不能杀害鸟类的矛盾展开了讨论,为果园与鸟和谐共生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本文调查分析了19个砂梨栽培品种返花返青情况,以丰水、翠冠为材料,探讨了砂梨返花返青规律及其与早期落叶的关系,并对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品种(金20世纪、澳萨20世纪、筑水等)返花返青率、早期落叶率均较高;韩国品种(黄金、园黄和新高)和中国品种(中梨一号、早美酥和翠冠)次之.从8月上旬开始,丰水和翠冠返花率均表现递增趋势,8月下旬至9月中旬出现返花高峰期,返青率亦表现出类似返花率的动态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砂梨返花率和返青率呈现出同步性,并且返花率、返青率和早期落叶率三者之间相关系数均达到0.930以上,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分析四川省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品种结构不合理、传统栽培技术繁琐费工、推广体系不健全、生态高效的栽培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完整的梨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农机与农艺不配套、梨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环节薄弱,果实采后附加值低等,并对四川省梨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为践行“大食物观”,加快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四川省梨产业升级并提质增效,提出了科技创新措施及对策建议,为梨产业绿色高质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