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连续3年对引入四川雅安的11个国外树莓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物候期、果实品质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引进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整体对水分比较敏感,耐湿性较差,有些品种抗旱性也差;果实品质表现优良的是阿岗昆、奇里考特和顶酷;表现为丰产的品种是奇里考特、奇里瓦克、来味里、夏蜜、金克维和顶酷。综合评价,如果给予适宜的栽培管理,可以在雅安生态相似区域推广栽培的品种是奇里考特和顶酷。  相似文献   
12.
梨树经过一个夏季的果实生长期,树体营养已大量消耗.因此采果后,为使树体营养快速恢复并增强,同时防止梨树出现提早落叶、2次开花等现象,应在采果后加强梨园管理.加强梨园秋季管理,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树体的生长、恢复树势等有重要作用,也是保证来年丰产、稳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方法]以二次花发生严重的"丰水"梨代表性植株为处理株,以不发生或少发生二次花的植株为对照株,分析"丰水"梨叶片和枝条中的5种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叶片中5种主要元素在5—8月总体变化平稳,在9月初返青发生时骤然升高;而枝条中5种矿质养分较对应的叶片中的养分含量低,且在二次花发生过程中保持平稳的状态。[结论]"丰水"梨二次花的发生与发生前后植株体内矿质营养水平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能满足优质、安全、高效、高产4个方面综合要求的、适用的梨果(Pyrus spp.)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法]从植物营养、植物病虫害和花果管理综合调控体系等方面实现梨果栽培的精确定量。[结果]实践证明该技术应用于果树商业化栽培中,生产的果品能够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具有节水、节肥、省工等优点。[结论]该技术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香椿属落叶乔木,树体高大,采摘难度较大。大竹县开展的巴山红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能将树高控制在3~4 m,每667 m~2产量超过300 kg,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香椿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速生阔叶树种,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0~23℃、年降水量700~3 300 mm的低山丘陵、平地、干热河谷地区栽培。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非常适于香椿种植。2009年大竹县获得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  相似文献   
16.
水果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安全、高效、高产是果树生产的综合目标,也是果树科学攻关难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创新了能使水果发育全过程和各项调控技术指标精确化的果树数字化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水果生产的模式化、技术规范化、简便化。在四川省梨、柑桔、葡萄、桃等水果生产上应用已超过万余亩。目前,该技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是最先进的一项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90-4-33’桃为试材,研究了在同一试验条件不同树龄‘90-4-33’桃在四川盆地内的川西、川中和川南3地的需冷量及不同需冷量模型的特点。结果表明:盆地内桃最佳的需冷量模型是犹他模型,并对各模型的起始时间特点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广泛分布的有果用育种潜力的7个优良树莓野生种质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个优良树莓野生种质各有优缺点.与栽培品种相比,所有种质的平均单果重偏轻.川莓的突出性状是无刺;山莓果实品质优良,但丰产性差;果实品质优良同时丰产性好的种质是插田泡和栽秧泡,但受种质多样性及所处的生境影响较大;光滑高粱泡果实品质偏酸,但Vc含量高,结合前人报道SOD和鞣化酸含量高,适合加工制成饮料或果酒;红泡刺藤可溶固形物含量高,达到14%,丰产性也好,但出汁率低,种子数量极多;而茅莓果实品质较好,极丰产.从果实鲜食风味、丰产性和适应性来说,空心莓组的5个种质中除山莓不丰产外,插田泡、栽秧泡、红泡刺藤和茅莓均优于我们引进的树莓种群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新引种品种新泉梨与鄂梨1号、丰水梨、翠冠梨、七月酥梨在四川盆地的需冷量,为其设施栽培和在盆地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新泉梨及鄂梨1号、丰水梨、翠冠梨、七月酥的花芽发芽率和叶芽萌芽率,采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Utah)模型统计比较5个梨品种的需冷量.[结果]3种需冷量模型均可用于5个梨品种的需冷量统计.在犹他模型下,新泉梨、鄂梨1号、丰水梨、翠冠梨和七月酥的花芽需冷量分别为560、560、474、303和869 C.U,叶芽需冷量分别为474、560、560、303和869 C.U;在7.2℃模型下,新泉梨、鄂梨1号、丰水梨、翠冠梨和七月酥的花芽需冷量分别为333、323、294、199和593 h,叶芽需冷量分别为294、323、323、199和593 h;在0~7.2℃模型下,新泉梨、鄂梨1号、丰水梨、翠冠梨和七月酥的花芽需冷量分别为328、328、288、199和588h,叶芽需冷量分别为288、328、328、199和528 h.3个模型下统计的需冷量均能满足5个梨品种相应的花芽和叶芽分化需要.[结论]四川盆地能满足新泉梨花芽和叶芽分化的需冷量,新泉梨可在四川盆地推广种植,大棚栽培扣棚时间以选在1月上旬为佳.  相似文献   
20.
关于砂梨秋季异常开花现象描述及命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便于国内或国际交流,合理描述砂梨秋季异常开花现象。利用中英文搜索引擎在1979—2012年的专业期刊中共搜集到有关砂梨“返花”的研究报道共计94条记录。在中文文献中,对砂梨秋季异常开花现象的描述或命名主要有“二次花”、“秋花”、“返花”等,其中”二次花”数量最多,约占总文献的42.86%;文献记录数依次为“秋花”>“返花”>“早花”。在外文文献中,有19篇文献以“return bloom”描述砂梨异常开花现象,占61.30%;其他从使用不同描述词的文献量来看,“secondary bloom or secondary blossom”> “reflorescence”> “secondary flower or second flower”,评价了“返花”不同的表述方法优缺点。建议中文“返花”和英文“Return bloom”命名砂梨异常开花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