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31.
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网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发展现状,对河西走廊在发展农田防护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对农田防护林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2.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温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设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林和草地气象观测场土壤温湿度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及线性趋势等方法进行青海云杉林和草地2个不同下垫面土壤温湿度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林草地土壤温度日变化表现为浅层(10 cm和20 cm土壤深度)土壤温度呈正弦曲线变化,深层(40、60、80 cm土壤深度)土壤温度约呈直线变化。土壤温度年变化表现为林地土壤温度7月底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翌年2月上旬达到最低值;草地土壤温度7月底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12月中旬达到最低值;林地封冻时长明显大于草地封冻时长。(2)林草地土壤湿度日变化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林地不同土层土壤湿度年动态变化趋势均一致,呈现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草地在土壤结冻后和未消融期间,土壤湿度较低且变化不明显;其他时间土壤湿度变化明显。(3)林地中,除40 cm深度外,其他深度土壤温湿度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而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草地浅层土壤在土壤封冻前和解冻后,土壤温湿度变化趋势相反,封冻期间土壤温湿度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温度变化明显,湿度变化不明显;其他土层土壤温湿度总体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3.
祁连山西水林区灌木林降雨截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年5—9月的野外试验数据,采用野外观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5种典型灌丛:吉拉柳(Salix gilashanica)、箭叶锦鸡儿(Caragana jubat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和甘青锦鸡儿(Caragana tangutica)灌丛降雨截留特征,分析了降雨量对灌丛穿透雨量和截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观测到降雨40次,年降雨总量为292.4mm,其中2~10mm的降雨事件出现次数最多;5种灌丛穿透雨量、截留量分别为吉拉柳灌丛183.5,108.9 mm;甘青锦鸡儿灌丛174.3,73.5 mm;箭叶锦鸡儿灌丛168.8,123.6mm;金露梅灌丛166.1,106.4mm;鲜黄小檗灌丛165.7,82.1mm;5种灌丛穿透雨量和截留量与降雨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01);而穿透率和截留率与降雨量均以对数函数拟合较好(p0.001)。  相似文献   
34.
祁连山大野口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优势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对游客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但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年来,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使旅游区产生了大量垃圾,不但影响了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游客体验,损害了旅游形象,而且也给祁连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以祁连山大野口森林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垃圾进行调查,分析了旅游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祁连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5.
青年农民陈国伟,近年来瞄准居民餐桌,种植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野菜,仅两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子。1998年,一次偶然机会,陈国伟在贩菜时发  相似文献   
36.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现状的调查表明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程度在逐渐增大。提出了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以期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37.
张掖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提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是在"温带和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及"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张掖地区实际情况,遵循统一、适用、可操作原则制定的.该标准包括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维持、水土保持、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森林长期多种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和加强、法律及政策、信息及技术支持八个方面,共83个指标.  相似文献   
38.
祁连山西水林区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祁连山西水林区内,以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灌丛林和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容重均值,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低山灌丛林<草地<无林地,不同林地土壤容重变动在0.56g/cm3~0.92g/cm3,都小于无林地土壤容重1.20g/cm3;孔隙度有林地明显大于无林地,总孔隙度均值表现为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低山灌丛林>草地>无林地,不同林地总孔隙度变动在49.08%~71.58%之间。②有林地土壤入渗速率明显高于无林地,土壤渗透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低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草地>无林地。土壤渗透系数(K10)分别比无林地提高了38.85倍、33.07倍、7.29倍、4.79倍、1.85倍。③在旱季和雨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大部分林地土壤含水量呈现递减趋势,其变动幅度小于无林地。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逐渐减小;青海云杉林表层土壤蓄水功能最好,其它林分各层次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9.
利用卡拉胶的凝胶性,以冬瓜汁、熟燕麦、柠檬酸、木糖醇、卡拉胶为原料制备燕麦冬瓜果冻。以感官评定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到燕麦冬瓜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将5%木糖醇、1.0%卡拉胶、0.2%柠檬酸添加到燕麦冬瓜汁(燕麦和冬瓜汁的配比为1∶5)中,在85~90℃条件下混合均匀后,于4℃条件下静置成型2 h,可得到口感弹爽、凝胶良好、燕麦香气浓郁且适合于高血糖、肥胖消费者食用的燕麦冬瓜果冻。  相似文献   
40.
【目的】传统花卉的宣传、展示、知识培训、种植示范等主要靠图片、视频以及书本等途径实现,存在参与者现场感弱、体验效果差、培训效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方法】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了基于VR技术的食用花卉产业可视化研究与设计方案。以金丝皇菊农耕培育为实例,通过3ds Max建模软件建立皇菊植株、生长环境、农具等的三维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Unity3D交互软件中,搭建HTC vive虚拟仿真硬件平台,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人与金丝皇菊的沉浸式交互仿真过程。【结果】体验效果仿真图像清晰、操作流畅、沉浸感强烈,让参与者完全融入了虚拟环境,获得了与现实操作相同的现场体验,有效提高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结论】用三维模型代替实物的沉浸式仿真实操不仅降低了展示成本,而且契合科技发展的主流,为传统农民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