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51.
皂荚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浓硫酸处理可以打破皂荚种子休眠 皂荚经浓硫酸酸蚀8h后再用200mg/LGA3浸泡36h,可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效果最好 在15℃昼/15℃夜条件下,光照8h,湿度90%,萌发率93 3%,平均萌发天数5 61d,萌发指数2 66,发芽率64 47%,简化活力指数1 66  相似文献   
52.
GC-MS-SIM法定量测定毛白杨休眠芽中IAA、Ester-IAA、ABA和AB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ster-IAA可以作为Free-IAA源供给植物生长发育,并能防止Free-IA A被氧化.目前已有一些利用GC-MS定量测定Ester-IAA及IAA的报导,但尚未见到定量测定ABA-G的文章.本文利用GC-MS-SIM法定量测定毛白杨休眠芽中IAA、Ester-IAA,ABA和ABA-G.  相似文献   
53.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对林业发 展和环境 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植物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监测和防治的方法 受到人们 的广泛关注。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综述了云南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利用 各种挥发 性成分诱集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利用植物挥 发性化学 物质监测和防治小蠹类害虫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气质联用仪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红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GAS和IAA含量的变化,并与萌发率相比较。结果表明:低温层积过程中IAA、GA1、3、9含量均先下降后升高,呈“V”字型变化曲线,其中层积11周GA1、3的含量超过层积0周的水平。室温干藏过程中,GA1、3、9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低温层积后萌发过程中,GA3、9、4呈上升势态,IAA在萌发第5天有一个极大的上升高峰。室温干藏后萌发过程中IAA、GA1、3、4、7、9含量均呈下降势态。  相似文献   
55.
植物气味物质及其对人体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人类对植物气味的认识与利用研究状况;概述了对气味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取样及化学结构鉴定的仪器分析技术;评论了植物气味物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及其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6.
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同属的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和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的触角感器,对这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雌雄两性触角之间的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两种寄生蜂的触角上着生着6种感器,分别为指形感器、板状感器、毛形感器、坛形感器、刺形感器、蒲姆氏鬃;两种桑天牛卵寄生蜂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模式在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种内雌雄个体间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桑天牛卵寄生蜂的寄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